Workflow
芯片设备,产能过剩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10-12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晶圆厂设备(WFE)市场在产能过剩和地缘政治驱动的重复建设背景下,仍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将达到1840亿美元,其中设备1510亿美元,服务330亿美元,2024-2030年设备和服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6%和4.8% [2] - 市场增长由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需求驱动,而非纯粹的终端市场逻辑,导致设备供应商受益于地缘政治造成的市场扭曲 [4][7] - 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五大巨头"(ASML、应用材料、泛林集团、东京电子、科磊)在2024年合计占据近70%市场份额,ASML凭借EUV光刻领先地位占据约20%份额 [15] - 行业创新由器件架构演进驱动,逻辑器件向GAA和CFET转变,DRAM采用EUV光刻,NAND向多层堆栈发展,设备供应商需提供多功能、模块化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 [19][25][26] WFE市场现状与预测 - 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和晶圆厂利用率低下,但设备投资持续,因政府和企业在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优先于短期盈利能力 [4] - 多地重复建设本地制造生态系统导致晶圆厂冗余,抑制芯片制造商短期回报,但支撑WFE工具需求 [7] - 2030年WFE市场总规模预计1840亿美元,2024-2030年设备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4.6%,服务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4.8% [2] 竞争格局 - "五大巨头"市场集中度显著,2024年合计占近70%份额,反映行业资本密集、技术专长和长期关系的高进入壁垒 [9][10][15] - ASML在2023-2024年稳居龙头,份额约20%,主导EUV光刻领域;应用材料2022年份额略低于20%,优势在沉积和材料工程;泛林集团和东京电子各占约10%,强项在蚀刻和沉积;科磊份额约7%,为检测和计量标杆 [15] 设备技术细分 - 2024年图案化设备占主导,占市场26.5%,其次为沉积、蚀刻与清洗、量测与检测 [12] - 2024-2030年各技术复合年增长率:蚀刻和清洗最快达5.5%,图案化4.7%,沉积4.0%,计量和检测4.3%,减薄和化学机械抛光4.3%,离子注入最慢2.0%,晶圆键合最快10.4% [16] - 晶圆键合增长迅速,因应先进封装需求;蚀刻和清洗高增长由器件微缩驱动 [16][24] 器件应用驱动 - 2024-2030年资本支出以≤7纳米先进逻辑器件为主导,复合年增长率7%,凸显尖端逻辑在推动WFE需求的核心作用 [15] - 其他增长应用包括DRAM(受益EUV光刻采用)、7纳米以上逻辑工艺、NAND存储器(超晶格层和多层堆栈创新)、专用器件(非硅材料和定制架构) [17] 行业创新趋势 - 逻辑器件从FinFET向GAA、带供电GAA网络、CFET演进;DRAM采用EUV并向4F²密集架构发展;NAND规模扩大,层数增加,可能向多堆栈过渡;专用器件扩展非硅材料应用 [25] - 创新驱动因素包括先进存储器和逻辑封装、工程晶圆和光掩模、先进封装方案发展 [24][25] - 设备供应商竞争焦点为工艺多功能性、技术改进(内部开发或合作并购)、设备形态多样化(如湿法与干法处理、单晶圆与多晶圆平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