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事儿了?开工作室的“鸡排哥”能否打破网红的“短命魔咒”?
首席商业评论·2025-10-12 11:22
鸡排哥个人背景与商业化进展 - 鸡排哥因幽默金句和接地气形象在互联网走红,并于9月30日成立"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经营范围涵盖餐饮管理和食品销售[5][7] - 其从业经历包括从陶瓷厂下岗后经营烤羊肉串、凉皮、肉夹馍等,最终扎根炸鸡排领域,具备草根创业背景[8] - 国庆长假前获得央视报道,本人对此表示感激,并坦言因此"摊上事了"[3] 网红餐饮行业痛点与挑战 - 行业存在短命魔咒,案例如合肥盒饭姐和南京咖啡阿姨在流量退潮后归于平静,显示情绪价值难以支撑长期变现[9] - 餐饮是重运营生意,粥饼伦灌饼门店因月租高达2万元及运营不善,开业半年便关门;李凉凉代言的小面店因选址失误和成本失控持续亏损[11] - 产品同质化严重且生命周期短,正新鸡排曾拥有2万家门店,但因偷工减料导致口味下滑,两年内锐减至1.4万家[12] - 流量依赖症导致客源靠打卡经济驱动,复购率低,平台流量倾斜变化会引发客流量断崖式下跌[15] - 消费者理性化趋势加剧,对性价比、品质和食品安全要求提升,负面事件可能加速品牌崩塌[15] 从网红到长红的破局之道 - 核心是死守产品底线,严格把控食材新鲜度并根据地域口味微调,避免盲目扩张品类导致品控失控[19] - 需谨慎把控扩张节奏,避免在流量高峰时盲目开放加盟,防止加盟商为短期利益损害品牌口碑[19] - 可升级用户反馈机制,通过直播收集建议并优化运营,例如缩短等待时间以积累靠谱品牌形象[19] - 发挥接地气的护城河优势,将幽默互动等情绪价值转化为餐饮+内容多元变现,如打造鸡排摊脱口秀或推出周边产品[21] - 长期发展规律是短期靠流量、中期靠运营、长期靠人,鸡排哥需守住产品、打磨运营并放大个人特色以实现持续发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