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点 - 外部关税摩擦对市场的影响预计相对可控,真正影响中国资产走势的是国内经济与政策的发展 [4][5] - 回顾4月关税摩擦,全球风险资产先大幅下跌后一周内大幅反弹,显示美国难以长期逆经济规律行事,政策纠偏是时间问题 [5] - 当前市场具备应对经验、中国应对更丰富、宏观信心更强,因此外部因素的短期边际影响有限 [5][6] 投资策略 - 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下跌被视为增持中国市场的良机,贸易风险的边界相对4月更清晰,国内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 [10] - 投资应聚焦中国“转型牛”的内在确定性趋势: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外部冲突造成的下跌反而是买点 [10] - 市场“膝跳反应”下关键在风险前景预期而非估值,美国100%关税若实施接近“贸易停滞”,但面临通胀和圣诞季现实约束 [11] - 国内财政货币宽松支持立场可能因贸易风险而强化,决策层持续表态稳定资本市场,金融稳定条件明朗 [12] 行业配置 - 风格不会切换,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 [13] - 推荐中国AI创新与国产化提速、资本开支扩张的板块: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国防军工/传媒/机器人等 [13] - 推荐经历调整后股息回报提高的金融板块:券商/银行/保险 [13] - 看好反内卷下格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稀土)/化工/钢铁/新能源等 [13] 港股资金流向 - 三季度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外资流出速率放缓,南向持股市值占比创新高 [16] - 南向资金广泛流入可选消费/非银/医药与软件硬件,外资流入软件硬件但流出可选消费/非银/银行 [16] - 外资在互联网/金融/大部分消费板块占主导,南向在运营商、煤炭石化、军工、半导体等行业有较强话语权 [16] 债券市场 - 关税事件对债市的利好持续减弱,10月债市有持续修复机会但走强幅度有限 [20] - 货币政策“定向降成本”思路不变,政策利率调降空间有限,财政政策协同“反内卷”使资金回流债市概率不大 [20] - 中美贸易关系快速缓和预期削弱,债市暂缓定价经济快速复苏,利率上行主因定价权益市场走强 [20] - 债市性价比略有提升,对权益走强可能脱敏,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有约5bp下行空间至1.75%下方 [21]
国泰海通 · 晨报1013|宏观、策略、海外策略、固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2025-10-12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