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概述 - 公众号文章指控比亚迪安全团队冒充吉利旗下极氪团队,以申请试用为由,试图骗取苏州犬安科技核心产品DefenseWeaver(AI驱动汽车网络安全分析设计CAD软件)的技术方案 [3][4] - 冒充团队通过163邮箱联系(解释为“极氪邮箱外发受限”),在线上会议中深入询问产品功能、收费模式、实现原理等研发级问题,并要求开通试用权限、录制操作录屏,会后约定推进保密协议流程,随后集体失联 [4] - 经行业打听,公司确认对方实为比亚迪团队,对方回电时以“项目保密”、“用代号花名”等理由推脱,未承认行为不妥 [4] 比亚迪的竞争策略与行业关系 - 有匿名汽车信息安全供应商透露,比亚迪直接报出家门会令人有防备心,因此采用冒充策略,该供应商在2022年与比亚迪洽谈时,对方在沟通两个月后要求提供设计文档,被拒绝后中断合作,后又通过推荐库内供应商的方式试图再次获取技术 [7][9] - 业内流传谚语“防火、防盗、防某迪”,描述从供应商剽窃技术的“三板斧”:派人考察学习关键工艺、以技术交流为名索要资料进行逆向、先采购再逼迫交出图纸后踢开供应商 [11] - 比亚迪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达7771.02亿元,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02%和34.00%,有业内人士推测其内部创新和自主研发压力较大,可能促使通过外部寻找技术方案 [11] 比亚迪与吉利的市场竞争态势 - 选择冒充极氪团队,与比亚迪和吉利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关,2025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销量达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市占率达11.44%,而比亚迪市占率从27%降至18%,两者差距缩小 [14] - 两家公司高管曾多次公开互怼,例如比亚迪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微博内涵极氪新品,吉利高管杨学良则公开批评行业内卷及比亚迪的“拉踩”行为,并提及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一事,称吉利测试结论与长城一致 [14][15] 事件引发的质疑与讨论 - 文章作者李均(苏州犬安科技CEO)提出四大疑问,包括比亚迪为何冒充、开发同类产品的逻辑、团队成员职业操守要求以及促成此类行为的企业文化 [5][17] - 文章留言区存在不同声音,部分留言质疑事件真实性,认为大企业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比亚迪研发工程师需通过采购部门联络供应商,团队违规操作可能性低,并猜测可能是新车上市前的黑稿行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