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国餐饮食品连锁加盟行业白皮书
艾瑞咨询·2025-10-13 08:06

行业宏观背景 - 中国餐饮食品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2% [9] - 餐饮服务板块在疫情后强势复苏,年均增速接近9%,线下场景恢复、即时配送网络成熟与连锁品牌渗透率提升是核心增长动能 [9] - 宏观层面,2020-2024年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和7.4%,内需韧性支撑行业增长 [4] - 下沉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显著高于城镇居民的6.4% [6] 行业核心趋势 - 中国餐饮服务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5年的24%,但仍显著低于全球35%的平均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12] - 在家餐食市场快速崛起,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4%,远高于整体食品零售市场增速,预计到2029年其占整体食品零售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3.5% [10] - 行业正经历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关键转型,供应链整合、产品创新与场景延伸成为三大增长引擎 [9] - 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数据驱动的选址、标准化SOP与运营系统能显著降低加盟商开店和运营风险,是支撑规模化复制的关键基础设施 [44] 细分赛道格局 - 现制饮品和烘焙甜品因标准化程度高,连锁化率显著领先,而依赖厨师技能和区域口味的中式正餐、烧烤等品类连锁化率较低 [15] - 下沉市场成为连锁化扩张重点,人口规模接近10亿,占全国总人口约75%,预计至2030年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三四线及县域市场 [17] - 头部品牌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以加盟为主的先发品牌(如蜜雪冰城)和起家于一二线、逐步开放加盟的直营品牌(如喜茶、海底捞)共同推动连锁化进程从“点状突进”迈向“网状扩张” [17] 加盟业态特点 - 餐饮业占比近五成,是加盟市场主力赛道,但市场集中度较低,近80%的特许备案企业门店数不足10家,超过百店规模的企业占比不足10% [20] - 具备丰富经验的“职业加盟商”群体不断扩大,品牌与加盟商关系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双向选择 [47][48] - 加盟商核心痛点集中在竞争环境与财务回报,重视回避价格战激烈、门店密集的品类,更关注优质选址、成本结构和回本周期的可控性 [24] 加盟商决策要素 - 选择品类时,加盟商最看重市场增速、确定性、竞争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利润空间,倾向于选择高增长、抗周期、竞争缓和的蓝海赛道 [27] - 选择品牌时,加盟商核心关注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初始投资、投资回报周期以及品牌方的成功实践、资源优势、总部支持和门店竞争管理能力 [29] - 加盟商偏好加盟门槛低、人力负荷小、利润空间高且投资回报周期短的商业模式 [27][29] 细分赛道对比分析 - 在家餐食赛道2025年上半年市场增速预计为15%-25%,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0.5万亿元预计增长至2029年的1.2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速达17.6%,市场确定性高,竞争缓和 [31] - 休闲饮品赛道2025年上半年市场增速预计为5%-35%,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0.6万亿元预计增长至2029年的1.3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速达14.0%,但市场竞争激烈 [31] - 在家餐食赛道产品以冻品为主,标准化程度高,客单价在70-150元,产品丰富度高且可灵活组合,覆盖家庭日常采购场景 [33] - 在家餐食赛道单店月销为8-20万元,毛利率30%-40%,经营利润率10%-15%,初始投资额20-25万元,投资回报期10-20个月,具有加盟门槛低、回报周期短的优势 [35] 首选赛道与品牌 - 综合市场、产品、投资因素,在家餐食赛道成为更受加盟商青睐的生意,因其具备高增长、强确定性、低竞争、高标准化和友好投资回报的特点 [36][38] - 锅圈食汇作为在家餐食赛道龙头企业,围绕“在家吃饭”场景建立全品类产品矩阵,覆盖火锅、烧烤、一人食等八大品类,通过“冬火锅、夏烧烤、全年小吃+饮品”的运营节奏有效对冲季节性波动 [40] - 锅圈食汇展现出投资门槛低、模式成熟可复制、产品矩阵丰富且复购稳定的差异化优势,结合数字化运营和标准化管理,使其成为在家餐食加盟的首选品牌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