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0℃ 的沙漠里,中国企业的中东供应链历险记
晚点LatePost·2025-10-13 11: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物流、科技制造和农业领域进行从零到一的业务拓展,面临极端气候、文化差异和供应链不完善等挑战,但受益于沙特经济转型和市场需求,业务呈现增长潜力 [9][10][11] 联想集团沙特制造基地 - 联想集团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公司Alat达成20亿美元战略合作,在利雅得SILZ综合园区建设年产数百万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服务器的工厂 [11] - 沙漠建厂面临地质坚硬(风化岩)、昼夜温差近20℃导致钢结构螺栓孔位误差超标等独特挑战,通过调整安装检测间隔至12小时内解决 [11][16] - 当地供应链不完善,厚钢板等材料需从中国采购,海运耗时至少一个月;园区缺乏工厂建设经验,需自行解决土地高差(3米)和道路衔接问题 [19] - 工厂建设遵循当地高温劳动法规,通过悬挂红橙黄绿旗标示休息间隔,并采用分班制保证工期,但人力成本更高 [16] 快递行业(iMile与极兔) - iMile专注提升货到付款(COD)签收率,通过最多5次派送尝试和数字化系统管理,使签收率高出行业3-5个百分点,沙特配送时效缩短至3.3天,单个包裹派送成本降低50%以上 [23][25][26] - 极兔在沙特面临个位数毛利率挑战,通过优化租车成本(纠正数据误算)和采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提升效率,目前日处理包裹量近10万个 [27][28] - 斋月等本地文化影响运营节奏,iMile在晚上8点至凌晨2点高效派送,凌晨0-1点电话接通率最高;极兔适应禁酒文化,减少应酬,聚焦成本管控 [5][26][27] 温超集团农业业务 - 温超在利雅得小镇投资3000万元建设350亩农场,种植上海青、韭菜等20多种蔬菜,利用牛粪改良沙土,抽取280米深地下水灌溉,日产量以吨计 [34][37][38] - 农场配合气候而非对抗,员工凌晨4点工作至上午11点以避开高温,蔬菜售价为国内2-3倍,例如商场冒菜售价达40沙币/斤(约80元人民币) [34][35][39] - 业务依托温超超市网络,为当地华人及沙特人提供新鲜蔬菜,利雅得农场为集团扩展项目,面积是迪拜农场的3倍 [34][37] 沙特市场环境与挑战 - 沙特人均GDP为中国2.6倍,3500万人口及2016年启动的经济转型吸引Shein、Temu、叮咚买菜等中国公司进入,但外资企业面临“沙化率”用工比例要求 [8][9] - 高温(超50℃)、少雨(年降水量80mm)、娱乐匮乏及文化隔阂导致中国员工长期留守意愿低,近百家考察企业中仅不到1/50实际深耕 [3][5][8] - 本地基础设施不足(如人行道缺失)、供应链薄弱及语言障碍增加运营难度,但干燥气候改善部分管理者健康,减少应酬有助于业务聚焦 [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