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最后一公里”,环境控制难题何解?
高工锂电·2025-10-13 19:26
"全固态电池量产不能再犯液态电池的老毛病,必须从源头开始考虑节能降耗和硫化氢气体处理问 题。"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关键突破,但其产业化进程卡 在 "最后一公里"。 尤其是硫化物 全固态 电池, 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已实现 Ah 级生产,正跑步进入中试以放大规模 ,却因生产环境要求苛刻和安全隐患突出,量产之路 步履维艰。 硫化物固态电池制备过程中,关键材料硫化锂易吸湿,与空气接触,不仅性能下降,还会释放剧毒硫化氢气体,对生产安全形成直接威胁。传统实验室 通过惰性气体隔绝空气的方法虽可应对小规模实验,但在工业化量产中显然不可行。 与此同时,高标准的湿度控制和环境治理也带来巨大的能耗压力。 动力电池产线的除湿系统及冷热源消耗,占工厂总能耗甚至接近 40% ,运行成本 高昂。 如何在确保安全与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实现经济化量产,一直是全固态电池产业必须破解的"双重难题"。 环境 控制 : 硫化物 全固态 电池量产瓶颈 硫化物固态电池对生产环境的湿度要求极高,且所需气量巨大。湿度控制不佳会导致电池次品率上升、一致性差等问题。 其中关键材料硫化锂面临的产业化问题极具代表性。 高纯度的硫化锂是高性能硫化物固态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