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拥抱人形机器人星辰大海,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发行
中国基金报·2025-10-14 09:2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加持和技术迭代下发展迅速,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1] - 中证机器人指数在2025年1月1日至9月24日期间取得41.80%的涨幅,表现优于同期大盘宽基指数 [1] - “AI+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前沿赛道,展现出政策支持、科技革新和全球巨头竞相布局的三重共振效应 [1] 政策与技术进步 -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蓝图 [2]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成熟应用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智能大脑”实现关键跃迁,提升了其感知与决策能力 [2] - 自2022年以来,全球众多知名产业巨头纷纷入局并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推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2] 指数特征与构成 - 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编制方法为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100的机器人主题公司证券,以兼顾流动性和主题特征 [2] - 截至2025年9月25日,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共73只,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132.50亿元,呈现明显的中小盘特征,其中总市值300亿元以下的企业占比接近80% [3] 指数行业分布与历史表现 - 指数成份股主要集中在工业(权重54.08%)和信息技术(权重35.8%)两大领域,体现“硬科技”特征 [3]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达50.36%,集中度较高,且多为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 [3] - 自基日(2010年12月31日)至2025年9月24日,中证机器人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06.90%,体现出高弹性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