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为什么要“反内卷”
吴晓波频道·2025-10-14 08:30

生成式 AI从论文走进现实,不到两年,便让语言、艺术、法律、教育、金融等领域重新洗牌。仿佛都在验证熊彼特那句一百年前的预言: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破坏 。 " 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在关心什么呢? 当人工智能也能创造的时候,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不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国家应该如何厘清创新、竞争和 增长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前,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长也是有意在卖关子,在宣布得奖名单的时候,先抛出一个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然后停 顿了几秒,翻页,念出今年三位得奖者的姓名: 菲利普 ·阿吉翁、彼得·豪伊特,以及乔尔·莫基尔。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恐惧与希望的平衡,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 他身上不仅带着一种典型的巴黎式傲气,那种相信自己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的自信;还带有传统富贵之家的疏离感。但是,傲气和疏离的背后,阿 吉翁在经济学方面惊人的工作热情和理论直觉是掩盖不住的 。 三位经济学奖获得奖者 在这样的语境下,诺贝尔经济学奖在 2025年颁给 " 创新驱动增长 " 这个方向,就显得意味深长。 潮二代出身的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