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基金杨光:挑战传统资产配置方法的新思路
点拾投资·2025-10-14 08:46

文章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杨光基于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深刻反思,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的资产配置新思路,其核心是从单纯追求绝对收益转向系统性、主动地提升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3][4] - 新思路认为资产价格不仅由其自身预期收益和风险决定,更由其在组合中的角色以及与其他资产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共同塑造,关键在于识别并配置能带来“超额性价比”的资产或策略[1][4][11] - 新的资产配置框架旨在构建一个能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稳健增值的“自适应系统”,投资管理从一门依赖精准预测的技术,进化成一门侧重系统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科学[4][16][17][34] 对传统资产配置理论的反思 - 传统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在市场有效、投资者理性等严格假设上,难以解释“动量效应”、“价值效应”等市场异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对尾部风险管理的乏力[4] - 传统模型依赖的历史相关性是动态且不稳定的,固定的配置框架在危机时刻失效风险极高,且市场真实波动充满跳跃和肥尾,传统理论严重低估极端风险[12] -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对专注于研发的科技前沿企业适用性有限,且非常规货币政策使无风险利率锚定作用减弱,进一步削弱其解释力[13] - “美林时钟”模型因宏观环境结构性巨变而基本失效,其依赖的经济与通胀自然轮动受到央行干预、流动性主导等因素扭曲[14] - 美债等传统“安全资产”的避险属性遭遇质疑,因政府债务杠杆率攀升和结构性通胀压力使其保值功能大打折扣[14] 新的资产配置方法论 - 方法论核心是构建“自适应系统”,通过动态风险预算优化风险效率、多维阿尔法挖掘收益增强、非线性对冲管理极端下行风险[16] - 配置颗粒度从宏观“资产类别”细化到微观“风险因子”(如增长、通胀、利率、信用利差、动量、价值等),使风险分散更纯粹高效[16] - 在长城睿达多元稳健FOF产品中采用“CPPI+风险预算模型”的两阶段策略,先通过CPPI技术提高风险资产夏普比,再构建风险平价组合,该策略基于风险决策,无需预测收益,具有鲁棒性[17][23] - 投资流程分为投前、投中、投后三阶段并进行模块化切割,每个模块目标、规则、工具明确,标准可量化验证,流程闭环可追溯迭代,减少主观干预[19][20] 新宏观范式下的资产定价框架 - 新框架是三维一体的,核心围绕“科技进步、新质生产力、人群共识”[18] - 非线性科技进步使定价逻辑从“盈利现值”转向“期权价值”,研发强度、专利质量与技术迭代速度成为更核心的估值指标[18] - 新质生产力体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资产定价需评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能力[18] - 叙事经济学下,共识的凝聚与消散成为资产价格短期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共识本身成为一种稀缺资源[18] 长城睿达多元稳健FOF产品特色 - 产品定位为“升级版的理财替代”,通过多元配置A股、美股、黄金、债券四类低相关性资产来提升收益率并对冲风险,目标是获得对冲非系统性风险后的资产Beta收益[22] - 统计显示,2005年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四类资产全部下跌的月份仅4次(概率1.61%),全部上涨的月份40次(概率16.13%),多资产分散能大幅降低月度亏损概率[22] - 单一投资A股或债券,月度收益率为负的概率超过35%,A股+债券组合将此概率降至9.68%,加入黄金后进一步降至4.44%[22] - 产品底层基金更关注ETF,因其定位鲜明、风格不漂移、费率低、交易便利,利于低波策略和尾部风险控制[25] 对大类资产的中长期观点 - A股市场正经历估值体系重构,资金从传统周期行业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高端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定价核心在于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链主地位及全球竞争力,“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共识提供估值支撑[27] - 美股科技巨头成为全球科技进步的“价值锚”,估值包含其作为未来基础设施的“平台价值”期权,定义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是其享有全球配置的关键[28] - 黄金的金融属性被重新定义,全球央行增持及对冲地缘政治与金融体系尾部风险的需求,使其成为“超主权”终极避险资产,价格驱动因素更复杂多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