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自研AI芯片战略 - OpenAI与博通联合设计AI芯片,专注于推理运算,计划于明年晚些时候投入运行[2] - 新芯片计划生产足够支持10吉瓦数据中心算力的芯片,约为OpenAI当前使用量的五倍[3] - 芯片将由台积电代工生产,博通与OpenAI已合作18个月,目前仍在测试小批量样品[8][9] 供应链合作与架构选择 - OpenAI正与软银旗下Arm公司商讨,在自研AI服务器芯片中采用Arm设计的中央处理器[2] - Arm近期开始自主研发CPU,此前仅出售芯片设计方案,为OpenAI提供的CPU可能为Arm带来数十亿美元潜在收入[2][3] - 合作协议未涉及新的投资关系,与早期同英伟达和AMD达成的协议类似[4] 资本支出与规模规划 - 三项交易涉及的数据中心芯片总容量将达到26吉瓦,按当前成本计算投入将超过1万亿美元[6] - 若在2033年前实现250吉瓦容量目标,按现行成本计算需耗资12.5万亿美元[6] - 公司计划在2026至2029年间使用博通芯片为10吉瓦数据中心服务器提供算力支持[6] - 公司今年将产生约130亿美元收入,并计划在2029年前耗资1150亿美元现金租用服务器[7] 战略动机与行业影响 - 开发专用芯片的想法源于数年前与多家芯片初创公司探讨AI技术时遭遇的挫折[6][8] - 新芯片可能为OpenAI在与英伟达的未来价格谈判中提供潜在筹码,目前公司几乎完全依赖英伟达芯片[10] - 软银承诺从今年起每年向OpenAI采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产品[3] 关键合作伙伴关系 - 软银持有Arm近90%股份,从OpenAI估值不足1000亿美元时便开始投资,已注资数十亿美元并承诺额外投入数百亿美元[3] - 英伟达表示将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同时自身建设10吉瓦规模设施[6] - 包括甲骨文和微软在内的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实质性资助部分算力投入[7]
速递|OpenAI自研芯片:联合Arm与博通打造10吉瓦算力,软银或成最大受益方
Z Potentials·2025-10-14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