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种法的利与弊,90%的人都存在误区!
东京烘焙职业人·2025-10-14 16:33

中种法定义与特点 - 中种法是一种发酵种法,先将部分或全部面粉与水、酵母混合制成中种面团发酵,再与剩余材料混合制成主面团[3] - 该方法分为两个搅拌阶段,相比直接法步骤更繁琐但优点突出[5] 中种法优点 - 缩短搅拌时间,中种面团发酵过程中面筋已形成连接结构,手工制作更省力[7] - 面团易操作且耐机械性强,一次发酵时间短至零或较短,保留柔软度且不易破损[9] - 受材料影响较小,中种阶段面筋已形成一定程度,可可粉等辅料不会明显阻碍面筋形成[11][15] - 酵母活性更高,中种面团pH值呈弱酸性且第二次搅拌补充氧气,促进酵母呼吸作用[16][19] - 成品体积更大,面团强韧有弹性且发酵能力提升[20] 中种法缺点 - 面粉风味变淡,面筋过度氧化导致原有香气减弱[22][23] - 步骤繁琐,制作大量中种面团费力且占用存储空间[22][23] - 发酵时间影响效果,短时间发酵(如1小时)的中种法松软度可能不如一次发酵2小时的直接法[27] 中种法类型与调整 - 根据面粉比例分为50%、70%、100%中种法,比例越高优点越强但面粉风味越淡[32][34] - 夜种法使用少量酵母和较少水,常温发酵10-15小时,需控制酸味和发酵过度风险[36][37][39] - 加糖中种法适用于高糖配方(砂糖占比20%-30%),中种阶段加入约20%总糖量避免渗透压过高[41][42][44] 中种法适用场景 - 高辅料配比的浓郁型面包(如高糖甜面包、布里欧修面团),中种法减轻揉面负担且不影响风味[47][48][50] - 添加可可粉、抹茶粉等辅料的面包,中种法改善延展性并突出辅料香气[51][53] - 含核桃、葡萄干等大颗粒配料的面包,中种法增强面团韧性弥补蓬松度不足[57] 中种法不适用场景 - 需突出面粉风味的清淡型面包(如法棍、巴塔耶面包),中种法会减弱小麦香气[60] - 搅拌时间短的硬质面包,中种法易导致打面过度[60] 直接法转换为中种法要点 - 确定中种面粉比例,根据保留风味或增强优点需求选择50%-100%[63][64][68] - 总用水量减少3%-5%(以面粉重量为基准),避免面团过黏[69][70] - 缩短一次发酵时间至约15分钟,根据中种比例、酵母量及辅料调整[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