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狂欢还是“超级周期”?基金解构有色金属
证券时报·2025-10-14 16:25

核心观点 - 本轮有色金属行情并非短期周期波动,而是由全球货币体系重估(美元信用边际贬损)和坚实供需基本面(长期供给约束与AI/新能源新需求)共同驱动的,可能是一轮“超级周期” [1][3][6][10][13] 宏观背景与定价逻辑重塑 - 行情的中长期逻辑根植于有色金属的货币属性,美国财政与货币纪律双重松动导致美元信用边际贬损,商品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硬通货 [3] - 全球货币持续超发、弱美元化趋势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将持续推升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 [3] - 黄金是此轮大宗商品牛市的“先行指标”,其突破为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打开了向上价格空间 [4] - 白银兼具贵金属和工业金属双重属性,金融属性使其紧随黄金上涨,工业属性提供更强需求弹性,近一个月价格上涨超20% [4] - 铜价强势不仅反映基本面需求,也蕴含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的金融需求,伦敦期铜一度站上11000美元/吨 [4] - 有色金属的价值之锚正从短期工业供需向长期货币信用转移 [4] 供给端约束 - 全球主要矿山品位趋势性下滑,需开采更多矿石才能获得同等数量金属,边际成本显著抬升 [7] - 新增产能成本高企,需要足够高的金属价格预期才能驱动新一轮大规模资本开支 [7] - 有色金属供给端面临三重枷锁: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企业扩产谨慎;优质矿山减少勘探不尽人意;各国通过行政手段推升资源价值,资源品正从“周期商品”变为“战略资产” [8][9] 需求端新引擎 - AI带来大量新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旺盛,加剧铜的紧俏,AI推动的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如电网重建)也支撑铜需求 [10] - 新能源需求已在多个周期行业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如磷、电解铝、铜等,新能源需求占比达20%左右甚至更高 [10] - 固态电池、AI等新需求增速和应用前景可观,有望重现当年新能源的需求爆发,成为传统周期行业主要增长极 [10] - 经济结构转型导致需求驱动力变化,新能源产业在铜需求中占比已超15%,在铝需求中占比已超20%,取代了此前房地产和基建的地位 [10] 市场表现与未来展望 - 资本市场反应热烈,有色金属相关ETF近一个月获得超200亿元资金净流入,板块内龙头个股股价屡创新高 [1] - 由于商品价格突破重要关口,市场波动加大,例如伦敦期铜在站上11000美元/吨后曾单日大跌4.54% [12] - 当前板块估值受“周期品”认知束缚,股价涨幅滞后于EPS上修幅度,若“商品高价非周期性波动”成为共识,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 [13] - 有色金属已进入中长期供给紧张的价格上行大周期,过去三年价格持续震荡上行,每年价格中枢上一个台阶 [13] - 全球制造业投资周期持续上行,叠加逆全球化下战略金属资源储备需求及国内宏观面触底回升预期,多重逻辑叠加下,有色金属或成为本轮“慢牛”行情核心品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