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肥胖指标:你的体重真的超标了吗?
GLP1减重宝典·2025-10-14 22:14
肥胖评估标准与指标 - 2024版《肥胖症诊疗指南》明确指出BMI(体质指数)仍是评估肥胖的核心指标,其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7] - BMI分类标准为:低于18.5属低体重,18.5-23.9属正常,24-27.9属超重,≥28属肥胖(分四级)[8] - BMI具有全球通用、数据可比、与体脂率相关性良好以及肥胖并发症预警性强等优势,但对肌肉发达者、老年人及青少年的评估存在局限性 [7][8] 中心性肥胖评估指标 - 亚洲人需警惕中心性肥胖,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 [7] - 腰围超标标准为男性≥90cm、女性≥85cm,腰臀比超标标准为男性>0.9、女性>0.85,腰高比≥0.5即为行动信号 [7][9] - 研究证实中心性肥胖指标对糖尿病、心脏病的预测性比BMI更强 [7][9] 体脂检测技术与应用 - 体脂比(体脂百分数)是评估肥胖的关键指标,男性体脂>25%、女性>30%即为超标 [9][12][15] - 主流体脂检测方法包括皮褶钳、生物电阻抗(BIA)、双能X线(DEXA)和CT/MRI,其精度、成本和适用场景各异 [11][13] - BIA法因其家用便捷性被推荐用于日常监测,但受喝水、运动影响大,建议固定时间(如晨起空腹)测量以减少误差 [13] 内脏脂肪评估与健康风险 - 内脏脂肪面积(VFA)≥80 cm²即为腹型肥胖的高危信号,是预测代谢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 [9][14] - CT/MRI是检测VFA的金标准,但成本较高(CT单次约800-1500元),日常更推荐结合腰围和BIA进行初步筛查 [14][16] - 指南建议长期久坐的白领、啤酒肚人群,即使BMI正常,也应定期评估内脏脂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