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重药物市场概览 - 中国市场已上市六种减重药物,包括新一代药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玛仕度肽以及传统药物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和奥利司他 [4] - 相较第一代药物,新一代GLP-1类药物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和更显著的减重效果 [4] - 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减重的GLP-1药物目前均为皮下注射剂型,尚无口服版本上市 [6] 药物产品特性对比 - 奥利司他为第一代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胃肠道脂肪酶活性以减少脂肪吸收,给药方式为随餐口服 [8] - 利拉鲁肽和贝那鲁肽为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增加饱腹感和延缓胃排空起作用,需每日皮下注射 [8] - 司美格鲁肽为新一代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皮下注射一次 [8] - 替尔泊肽为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GIP促进能量消耗和脂肪分解,GLP-1增加饱腹感和延缓胃排空,每周皮下注射一次 [8] - 玛仕度肽为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GCG抑制脂肪合成并促进分解,GLP-1增加饱腹感和延缓胃排空,每周皮下注射一次 [8] 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 对于经过三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下降不足5%或未达预期的肥胖或超重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药物治疗 [9] -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评估,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或糖耐量异常者优先选择NuSH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13] - 若伴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应选用具有相关临床获益的药物 [13] -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者,可优先使用具有相关疗效证据的药物如替尔泊肽 [13] 治疗方案与剂量管理 - 建议以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14] - 使用治疗剂量3个月后,若体重下降超过基线5%并能维持,即视为疗效确切 [14] - 若使用最大耐受剂量3个月仍未达到体重下降5%的效果,可考虑更换其他药物 [14] - 若连续3个月足量治疗后体重下降仍不足5%,应停药并继续生活方式干预 [15] 患者评估与监测 - 肥胖诊断需综合BMI及代谢指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²,超重为BMI≥24 kg/m²且伴有至少一项体重相关疾病 [12] - 需排除继发性肥胖,并评估禁忌症、合并症及心理状况 [12] - 强化治疗期前三个月应至少每月复查一次体型、体脂及代谢指标,随后每三个月评估一次 [16] 特殊人群用药管理 - 老年肥胖患者多伴肌少症,应权衡减重获益与肌肉流失风险,定期监测肌肉量 [19] - 老年患者常伴慢性疾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建议起始剂量减半并根据肝肾功能调整 [19] - 择期手术或需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术前两周需停用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手术当天停用利拉鲁肽及贝那鲁肽 [19]
国内已上市6种减肥药,怎么选择一文看懂!这5类人群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