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大语言模型与强化学习的融合正加速催生自主智能体发展,公司定位为满足强化学习主导型未来需求的核心云服务商,是布局AI基础设施智能体阶段的高确定性标的 [1] 战略转型:从算力供应商到智能体运行平台 - 收购OpenPipe是公司向价值链上游突破的关键动作,获得强化学习工具包技术及开发者群体认可,打通智能体训练全流程 [4] - 转型是从硬件层加API接口到智能体全周期支持平台的质变,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 [5] - 智能体工作负载呈指数级增长,自研强化学习工具与运行时服务将显著扩大利润率 [6] - 公司将任务推进引擎、记忆模块、奖励评估系统等功能整合进技术栈,构筑竞争对手难以跨越的准入壁垒 [7] 技术优势:适配智能体的基础设施需求 - 智能体决策需要成百上千次前向计算,对高吞吐量系统互联、高速内存、回滚架构等提出全新要求 [9] - 传统云厂商无法满足智能体进化属性所需的日志记录、反馈循环、安全防护等专属需求,公司目标是将这些需求深度嵌入基础设施 [9] - 智能体AI经济消耗算力将是传统静态推理的数个数量级,一次决策可能调用数百次模型前向计算 [11] - 公司作为AI原生新云厂商领军者,占据强化学习训练先发优势,符合低成本电力、高密度散热方案、高性能GPU集群等赢家特质 [12]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季度销售额同比激增200%,达到约12.1亿美元,已签约履约义务订单储备接近300亿美元,提供未来数年业绩可见性 [14] - 营收高增长但利润率承压是高速扩张期典型表现,向软件层平台层升级将长期改善利润率结构 [14] - 若核心平台通过GPU租赁及智能体调度相关软件服务盈利,长期利润率将迎来质的提升 [14] 市场机遇与估值逻辑 - AI范式从静态模型转向智能体模型是公司冲击万亿估值的核心前提,智能体决策循环对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16] - 到2030年,若1亿专业人士与企业依赖智能体AI系统,平均每天执行5000次推理计算,每次计算收费0.00001美元,年化算力支出将达1.8万亿美元 [17] - 掌控从GPU硬件到强化学习工具包的垂直技术栈价值远高于按小时算力收费,智能体运行调度服务能从整个决策循环中捕获更多价值 [17] - 客户切换成本持续上升,依赖关系增强竞争壁垒并带来更高利润率 [17] - 采用混合估值模型,基础设施业务按6倍EV/Sales、智能体平台业务按14倍EV/Sales,企业价值合理区间为800-1000亿美元 [20] - 若强化学习训练需求加速增长,平台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前瞻市销率可进一步升至7-9倍,企业价值或接近1200亿美元 [20]
CoreWeave:一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