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谷“SPAC之王”弃用Claude!百亿投资人押注中国?
财联社·2025-10-14 20:37

行业风向转变 - 全球AI市场从技术优先转向价值务实,企业在大模型选择上展现务实的用脚投票[5] - 随着AI模型自主规划和编程能力增强,算力消耗和调用费用将指数级增长,企业更关注性价比[1][5] - 中国模型凭借高性能加低成本组合拳逐渐赢得更多全球市场份额[11] 关键人物与案例 - 美国SPAC之王查马斯·帕里哈佩提亚将公司大部分实际工作场景从美国模型转向中国模型Kimi K2[1] - 查马斯是亚马逊平台AI模型调用量全球前20的超级大客户,其决定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1] - 查马斯公司迁移至Kimi K2后,代码生成与数据分析两大业务的AI使用成本下降一大半[4] 中国模型竞争优势 - Kimi K2性能足够强,使用成本只有同类美国顶尖模型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4] - Kimi K2在智能体任务和编程能力成为亮点,登上全球开源模型榜首[11] - Kimi K2采用兼容Claude模型调用接口策略,开发者可替换Claude Code中的模型节省数倍开支[11] 技术应用场景 - AI技术从即时问答转向长时间工作AI,让大模型成为专业工作标配并能自主调用更多工具[7] - Kimi基于K2推出OK Computer功能,可多轮工具调用、高算力消耗的智能体模式[9] - 智能体模式可连续工作数十分钟,自主完成调研分析和设计等流程,包括网站原型开发、数据分析可视化和PPT制作[9] 市场影响与认可 - 多家百亿美金以上估值的编程搜索应用包括Cursor、Perplexity、Vercel选择接入或基于K2开发[6] - 在2025年度stateof.ai权威行业报告上,DeepSeek-V3系列和Kimi K2系列与OpenAI-o1系列并列全球三个代表性基础技术突破模型[11] - 实测显示Kimi在5分钟内完成数据抓取、分析、编程、部署全流程,交付网页支持JSON格式数据导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