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湾区经济发展格局 - 科技和金融是近四百年来交替驱动全球进步的两股核心力量 [1] - 蒸汽机技术推动伦敦湾区成为世界重要枢纽,金融成就纽约湾区,科技创新塑造旧金山湾区 [1]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 [1] - 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4] 湾区经济的核心特征 - 湾区经济具备高度开放的经济结构、发达交通基础设施、要素集聚与外溢高地、宜居宜业环境等基本要素 [4] - 湾区产业结构演变发端于实体经济和贸易经济,并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 [4] - 贸易规模扩大和清算结算需求强化催生对强大金融产业的配套需求 [5] - 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自由化、产业分工协同化、营商环境包容化是国际湾区成功的基本要素 [5]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 - 大湾区构建了"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强化金融支撑实现自我强化 [8] - 深圳已挂牌成立13家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 [7] - 2024年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吸引超百名外资企业代表,2024年6月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签约项目68个,总金额超1100亿元 [7] - 2020年大湾区独角兽企业34家,2025年翻倍增长至72家 [7]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跃居首位 [9] 大湾区产业与供应链地位 - 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其中57%集聚大湾区 [10] - 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产自广东 [10] - 全国1/3的工业机器人、1/4的新能源汽车、1/5的集成电路产品出自广东 [10] - 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撑大湾区创新"脊梁" [9] 珠金琶"黄金三角"的核心价值 -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聚集超3.6万家数字企业、16万名数字人才,阿里、腾讯、小米、唯品会等科技巨头扎堆 [14] - 蚂蚁集团华南数字运营中心、万里汇跨境贸易运营中心落户琶洲,抖音集团以12.14亿元拿下琶洲地块建设华南总部 [14] - 珠江新城在1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10余栋"亿元楼宇",聚集广州76%金融机构,每平方米写字楼GDP高达2.6亿元 [14] - 国际金融城引进广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等17家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吸引中旭未来、酷狗音乐、BP新能源等企业入驻 [15] - 保利以117.6亿元竞得临江大道地块,项目占据珠金琶几何中心,规划6栋超150米住宅,定位为湾区核心引擎 [15][16][18]
世界湾区的中国答案:从阅尽四海到心归此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5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