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蔚来接连发生爆燃事故,再不重注安全就晚了
首席商业评论·2025-10-15 13:25
小米汽车安全事故与市场影响 - 10月13日成都一辆小米SU7超速失控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致驾驶员遇难 [3] - 10月9日福建一辆小米汽车坠海,此前高速公路事故致三人死亡 [5] - 事故后小米集团股价一度大跌,市值蒸发数百亿 [5] - 雷军个人账号30天内粉丝净减少29万多,小米汽车门店直播间遭遇大量负面评论 [8][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技术漏洞 - 电车电池热失控具有链式反应特征,与燃油车起火机制存在本质区别 [15] -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存在风险,专业车评人陈震因对功能边界认知不清导致事故 [16][18] - 小米SU7半隐藏式电控门把手在车辆断电后外部无法机械打开,成为逃生障碍 [22][24] - 蔚来ET7在无碰撞情况下发生自燃,虽车门正常打开但亦暴露安全隐患 [20] 行业监管与安全标准演进 - 2026年7月实施的《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强制规定碰撞后车门应能外部打开且30分钟内车辆不起火 [26] - 2025年9月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强调必须配备机械释放装置 [28] - 新国标实施后车辆自燃将等同于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车企需承担赔偿责任 [28] 车企未来发展方向与消费者教育 - 安全设计需以真实道路场景和最危急情况下用户使用便利性为出发点 [28] - 行业正研发全固态电池,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着火安全问题 [28] - 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时应明确强调系统局限性,驾驶员需保持注意力 [29] - 行业需要构建数据透明与责任共担机制,将行车数据接入第三方平台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