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商业洞察·2025-10-15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零售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线上零售持续分流线下,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显著高于线下3.75%的增速 [7] - 行业出现大规模闭店潮,上半年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关闭,涵盖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业态,行业重心正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变 [2][8]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永辉超市(关闭227家)、联华超市(关闭121家)、中百集团(关闭177家)等主要品牌 [3][4][6] - 行业面临外部冲击包括:电商分流(线上增速8.5% vs 线下3.75%)、即时零售崛起(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6500亿元)、以及量贩零食店等新渠道竞争(2024年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 [7] - 内部压力包括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各大商超调整方向为关闭低效门店、改造留存门店、开通线上业务,并聚焦业态创新如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 [7][8] 百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 [9] - 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包括运营超20年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等老牌百货 [10] - 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百货模式落后,采用联营模式导致不掌控商品、库存和定价,缺乏独特商品竞争力,且业态单一难以对抗购物中心的体验式业态引流 [11] 茶饮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市场进一步洗牌 [12] - 茶饮行业至少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品牌(如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和中腰部综合茶饮品牌 [13][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集中于早期入华的国际化品牌(如COSTA关闭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和近年新兴的垂直/精品品牌(如MODA COFFEE关闭74家),反映出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16][18]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5.0%的增速 [19] - 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森马关闭629家总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7家 [20][22] - 大规模闭店主要原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带来的运营成本高企和效率挑战 [23]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之间 [24][25] - 困境源于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缺乏稳定性(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同比涨23%但集中在春节档)、以及短视频等流媒体平台崛起改变消费者娱乐习惯(网民日均刷短视频接近2小时)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