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市场现象 - 2016年后中国股市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上涨集中于少数热门板块,而非全面牛市[1] - 2016年后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跌分化,下跌城市数量由少变多,楼市亦呈现结构性变化[1] - 当前A股市场是由宽货币、宽信用下市场利率下行触发的估值上修行情,企业盈利增速较低不支持全面牛市[17] 上海豪宅市场表现 - 上海2025年房价相比2021年高点跌幅约30%,跌幅小于日本东京1995年时相比1991年超过50%的跌幅[3] - 预计上海总价3000万元以上新房全年成交金额将突破一千亿元,高端产品成交活跃[3] - 黄浦区新房成交均价从2020年13.8万/㎡升至2025年17.9万/㎡,5年涨幅接近30%[3] - 壹号院豪宅项目一年内均价上涨16.5%,从去年8月17万/㎡升至今年8月19.8万/㎡[4] - 上海其他豪宅项目如金陵华庭均价20.5万/㎡,海泰北外滩均价18-22万/㎡,保利世博天悦均价26-27万/㎡[6] 豪宅市场走强原因 - 中国城镇化进程步入后期,但大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上海人口占中国城市人口不足3%,远低于东京占日本城市人口30%以上的比例[8] - 中国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11倍左右,全国高收入群体向一线城市集聚[9] - 当前面临持续"资产荒"现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低于名义GDP增速,富裕阶层债务水平低,购置豪宅成为资产增值手段[10] - 今年7月末住户存款余额已超过160万亿元,核心地段豪宅价格上涨可能源于"稀缺资产荒"[14] 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 - 科创50指数从7月底至8月28日涨幅达30%,市盈率从144倍升至190倍[17] - 科技股行情核心驱动力集中在AI算力和硬件产业链,电子行业今年上半年整体盈利增长23%[20] - 2025年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已连续21个月同比增速为正[20] - AI云业务带动全球半导体周期走出低谷,美国头部AI公司云业务和广告收入成为增长两大动力[20] 市场结构与估值特征 - A股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49%,远低于2015年峰值4.7%,显示杠杆风险可控[15] - 新兴产业(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力设备)合计市值3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30.2%,较2015年底翻3.6倍[24] - 三大传统行业(银行、非银、房地产)合计市值2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21.0%,较2015年底只增加60%[24] - A股交易额中市值300亿以下公司占比高达63.4%,而美股只占7.1%[28] - A股市值300亿以下公司盈利总额占全市场比重只有13.2%,但交易额占比高,显示投资者偏好中小市值公司[28] - A股投资者总体更喜欢讲故事而不是讲估值,与美股注重盈利增长不同[28] 企业盈利与转型趋势 - A股中报业绩整体增长2.5%,不足GDP增速的一半[29] - 创业板公司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11%;科创板、北交所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90%和6.08%[29]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居第11位(2024年),是2010年以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4] - A股千亿市值以上个股共164只,其中科技板块个股48只,占比将近30%,而2015年时占比仅11%[31] - 现行PE、PB等财务指标难以反映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价值,2024年科创板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率达11%,显著高于主板[23]
李迅雷专栏 | 结构性繁荣
中泰证券资管·2025-10-15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