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SU7,车门抛弃了常见的机械式外把手

小米SU7车门设计争议 - 成都一辆小米SU7发生碰撞起火后,外部救援者无法打开车门,最终需消防部门切割开门 [3] - 事故车辆外部门把手无机械式设计,仅能通过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在紧急断电情况下可能失效 [4][6] - 尽管车辆内部具备机械式应急开关,但事故中车内人员若失去意识则无法操作,且碰撞后约5分钟车辆可能已出现爆燃 [6] - 行业研发人员指出,小米SU7车门锁类似卡扣,忽略了安全冗余设计,可能出于降低成本考虑 [6] - 中保研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7] 隐藏式门把手行业趋势与风险 - 隐藏式门把手被新能源车广泛采用,原因包括提升车身美观度、科技感以及降低风阻以优化续航 [9][10] - 高合汽车前工程项目总监承认,无把手设计存在安全盲点,即车主和外部救援人员可能不了解应急操作方式 [10]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反对隐藏式门把手,指出其缺点包括重量大、密封性差以及依赖电力在碰撞时易失效 [10] - 行业为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安全冗余(如备用电瓶、应急拉锁)的成本较高,若省略该设计则可明显降低费用 [6][10] 新规影响与行业应对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应配置机械式内外把手,确保事故后可不借助工具开启 [10][11] - 多家车企已开始行动,例如尚界新车未采用隐藏式设计,特斯拉正重新设计将电子与机械结构合二为一 [13] - 车企反馈称,从隐藏式门把手改回传统机械式需重新设计电气路、开模等,因新能源汽车设计一体化,改动成本不小 [13][14] - 针对市面上大量已售隐藏式门把手车型,召回升级面临巨大成本和技术可行性问题,目前法规尚不能追溯已售产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