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传统制冷剂到氟化液,30+供应商合集(建议收藏)
DT新材料·2025-10-16 00:0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AI算力与高密度服务器的普及正推动数据中心散热挑战升级,新型制冷剂与氟化液冷却技术凭借优异的绝缘性、低粘度与高沸点特性,成为液冷系统的关键环节[2] - 液冷技术正从"验证期"迈向"应用爆发期",中国政策明确将液冷技术列为AI算力基础设施关键组成,IDC预测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2] - 氟化液等新型制冷剂在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激增,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突破正加速打破海外垄断,推动全球制冷材料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24] 传统制冷剂发展历程 - 传统制冷剂按化学成分主要经历三代演进,环保性是迭代核心驱动力,包括无机物类、氟利昂类和碳氢化合物类[4] - 无机物类以氨和二氧化碳为代表,氨制冷效率高但强腐蚀性,二氧化碳ODP为0且GWP低,但需高压系统,主要生产商包括林德、丹佛斯、大金等[4] - 氟利昂类曾主导市场但因环保问题退场,R12已全球禁用,R22的ODP达0055且GWP高达1810,我国正推进淘汰,替代型R134a的GWP仍达1430,混合制冷剂R410A成为家用空调主流[7] - 碳氢化合物类如丙烷的ODP与GWP均接近0,但易燃易爆,仅限小型封闭场景使用,主要生产商包括东岳集团、三美化工和巴斯夫[10] 氟化液技术特性与应用 - 氟化液是碳氢化合物中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氟取代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全氟碳化合物和氢氟醚,兼具安全、高效、环保三重特性,电绝缘性优异且ODP均为0,部分型号GWP低至7[13] - 在数据中心领域,氟化液可实现服务器高密度集成,节约80%以上空间,在半导体行业其低表面张力可深入元件缝隙,兼具冷却与清洗功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电池包提供绝缘散热解决方案[24] - 海外市场中3M公司凭借氟化液技术先发优势长期占据高端市场,但计划在2025年底前停止使用PFAS,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机遇[14] 国内外主要企业布局 - 全球头部企业如林德2024年销售额达330亿美元,业务涵盖工业气体和工程服务,丹佛斯在制冷、供热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金集团是集空调、氟化学、冷媒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知名企业[4][5] - 国内企业如巨化股份由基础化工转型为高性能氟氯新材料创新型企业,东岳集团是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完整产业链,中化蓝天是氟化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领先者[9][10][17] - 在氟化液领域,国内冰河冷媒集团、浙江巨化、深圳新宙邦、浙江永太科技等企业产品在汽化潜热、环保性等指标上达到国际水平,正逐步替代进口品牌[14][17][19] 技术演进与产业格局 - 氟化液作为传统制冷剂的重要补充,正迎来爆发期,浸没式液冷需求随AI算力提升激增,国内企业加速追赶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13][24] - 传统制冷剂市场已形成林德、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与中国中化、巨化集团等本土企业竞争的态势,而在氟化液等新型领域,国产化推进与成本下降将推动更多特种制冷场景的替代[24] - 行业技术路线包括单相/两相、冷板液冷、浸没式液冷、喷雾冷却、微通道液冷等综合解决方案,覆盖服务器散热、电池热管理、芯片热管理等多个关键战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