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动方案开展5个月以来,哪些基金的基准发生了变化
Morningstar晨星·2025-10-16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 自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一场以基准重构为核心的深度调整,旨在强化基准的约束作用,使其真正发挥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的功能 [2] - 此次基准调整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具象化体现,承载着夯实浮动管理费机制落地基础、提升投资者认知度、推动考核评价体系底层变革的多重政策深意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有57只基金启动基准调整,主要集中在债券型、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调整方向呈现出从宽泛到精细、从单一到多元的显著特征,以更精准地匹配投资策略 [6][28] 基准调整的总体情况 - 《方案》实施五个月间,共有57只基金启动基准调整,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是调整主力,数量均为18只,合计占比超过63% [6] - 股票型基金有14只进行基准调整,FOF产品有5只参与调整,另类投资基金与货币市场型基金调整数量较少,分别仅为1只 [6] - 基准调整集中于市场规模占比高、策略复杂度高的基金类型,与政策要求“强化基准约束、明晰产品定位”的导向高度契合 [6] 债券型基金的基准变更 - 债券型基金基准变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指数选取的精细化,许多基金从较为宽泛的指数转向更具针对性的中债系列指数 [8][9] - 例如,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LOF)的基准从“中证全债指数10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 + 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9] - 不少债基在基准中加入了活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等多元收益因素,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基金业绩表现 [9] - 部分债基根据投资期限特点设置基准,如华夏恒泰64个月定开债券的基准纳入了多家大型银行的五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现了对长期投资收益的考量 [10]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基准变更 -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基准变更总体呈现出变更后的基准更精确、与策略更适配的特征,从“宽基泛化”转向“细分聚焦” [14][15] - 行业主题基金优先选择对应主题指数,例如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将基准中的“沪深300指数”替换为“中证体育产业指数”和“中证申万传媒行业投资指数” [16] - 风格型基金向特色指数倾斜,如浙商汇金平稳增长一年混合将“中证800指数”换为“中证红利指数”,创金合信专精特新股票发起引入“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 [17] - 被动指数基金以提升指数覆盖度为目标,如深证100ETF将跟踪标的从“深证创新100指数”替换为覆盖更全的“深证100指数” [18] - 基金对港股基准的权重根据跨市场投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聚焦沪港深策略的基金提升港股权重,而以A股为主要投向的基金则降低港股权重 [19] - 基准中的固收或现金类成分根据基金风险定位灵活调整,高权益占比基金多用“活期利率”替代“债指”,低权益占比基金则调整债指权重以匹配风险定位 [20][21] - 主动管理型基金普遍采用“多指数组合”基准替代简单的“单一权益指数+单一债指”结构,以更完整地映射其投资逻辑 [23] FOF型基金的基准变更 - 5只进行基准变更的FOF基金中,4只晨星分类为保守混合、1只为标准混合,变更核心呈现“资产多元扩容、股债精准调整、贴合稳健定位”的特点 [25] - 超80%的FOF基金在原有股债基准基础上引入了非传统资产,如黄金或商品类标的,部分基金还新增了海外资产,以通过低相关性资产对冲风险 [25] - 股债端统一贴合“稳健”定位进行调整,权益端或降低权重,或优化标的,债券端则将宽泛债指细化为期限明确的标的 [25][26] - 基准结构从原2-3因子的简单组合升级为4-6因子的复合组合,更完整地映射FOF多元配置策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