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9月CPI与PPI数据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2] - 9月CPI同比-0.3%,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2] - 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9%、2.2%和1.7% [2] - 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环比继续持平 [2] - 在"国补"政策带动下耐用消费品价格回暖,但食品价格成为拖累项,猪肉价格仍处探底过程 [2] - "反内卷"行动对部分工业品需求有所拉动,但涉及行业价格回升动力已有所趋缓 [3] 央行流动性操作与政策展望 - 10月1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6个月 [4] - 结合当月8000亿到期量,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4000亿 [4] - 10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预计达1.21万亿元,中下旬税期走款规模约1.8万亿元 [4] - 央行近几个月持续在逆回购市场加量续作,以维持市场利率稳定 [4] - 银行体系净息差改善有限,四季度央行或更倾向于进行降准或小幅度降息 [5] IMF全球经济展望 -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至3.2% [6] - 全球整体通胀率预计在2025年降至4.2%,2026年进一步降至3.7% [6]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是IMF上调预期的主要原因 [6] - 美国通胀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因关税影响将传导给消费者 [6] - 有色金属、科技与新能源等特定品类商品面临的进口限制尤为严峻 [6]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3% [8] - 三星市场份额达19%保持领先,苹果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长4%,市场份额为18% [8] - 小米市场份额为14%,传音控股和vivo各占9% [8] - iPhone 17系列上市后需求强劲,是增长重要贡献者 [8] - 内存、储存芯片等半导体产品价格上涨加剧手机制造商成本压力 [9] 中国制造业支持政策 - 今年前8个月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2925亿元 [10]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优惠4857亿元 [10] - 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等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1120亿元 [10] - 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9.8% [10] - 税收优惠进一步向鼓励创新与先进制造聚焦 [10] 京东跨界汽车业务 -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推出新车,预估定价10万—12万元 [12] - 新车将于京东双十一期间发布并独家销售,可能采取"巧克力换电"模式 [12] - 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12] - 京东此前与天际汽车合作推出的定制车型销售情况较差,项目最终失败 [12] - 汽车市场格局被打破后,众多"局外人"试图进入但面临挑战 [13] 沃尔玛与OpenAI合作 - 沃尔玛与OpenAI合作,让消费者能在ChatGPT上直接浏览并购买商品 [14] - 用户点击"购买"按钮即可选购,现有沃尔玛账户将自动与ChatGPT关联 [14] - 生鲜食品尚未纳入购物目录,因消费者通常定期购买类似商品 [14] - OpenAI还与电商平台Etsy和Shopify达成合作 [14] - AI技术正重塑行业规则,零售商希望借此分析用户需求并提高获客效率 [14] 中国股市表现 - 10月15日沪指涨1.22%重回3900点,创业板指涨2.36% [16] - 沪深两市成交额2.0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034亿元 [16] - 机器人概念股、机场航运、医药板块、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表现活跃 [16] - 汽车产业链全天领涨,苹果产业链、消费电子板块活跃 [16] - 市场风格快速轮动,成交量与指数震荡幅度不相符,投资者多处于观望状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