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重塑证券行业生态,多家券商已积极布局并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取得应用进展,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AI原生化和决策自动化方向演进 [1][2][5] 大模型布局与应用进展 - 山西证券将大模型与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场景结合,在固收业务中应用债券交易机器人,将交易响应速度从30秒提升至3秒,效率提升10倍 [5][7] - 国元证券构建六层AI技术架构,从算力、数据、模型等基础设施到能力、业务和应用层,并为投行项目提供“读查问写”等大模型工具 [7][9] - 华福证券在三年数字化规划中单列AI子规划,每年新增IT投入约25%用于AI相关领域,并将AI作为直接绩效考核指标,设立“含智量”指标考察项目AI使用情况 [9][11] - 西南证券设立由董事长和总裁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已落地智能知识库、智能编码助手(代码采纳率约30%)、智能投顾助手和智能投研助手等应用 [11][13] - 国泰海通证券提出“All in AI”战略,在经纪业务中推出“投顾助手”和对客服务的AI大模型系统,并通过举办AI大赛推动全员参与 [13][15] 行业监管建议 - 建议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全自动化与人机协同场景,并制定AI服务责任界定、数据使用规范及技术标准化要求 [16] - 建议对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行业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和数据平台,并建立风控标准以明确风险事件处理机制 [16][17] - 期望建立具备标准SLA质量体系的公有算力白名单机制,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提升行业算力建设效率 [17] 技术演进与行业展望 - 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将进入幻灭期,市场不切实际的期望将被证伪,体系化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关键 [18] - 大模型未来价值将体现在“智能决策”上,通过抽象逻辑主体和导入市场环境变化算法,使其具备行业专属逻辑理解能力,成为决策工具 [19] - 券商APP将越来越AI原生化,国产异构算力使用比重将快速提升并远超其他算力类型 [19] - 未来一两年可能形成完整的AI智能体矩阵,实现自我管理和进化,显著改变业务模式和工作伦理,多模态场景将优化客户体验和交互效率 [19]
金融大模型落地证券业!如何布局?怎样监管?五大券商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