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发审向“新”倾斜,现场检查威慑力持续提升
证券时报·2025-10-16 12:08
科创板改革与审核动态 - 自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以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效率显著提升 [1][3] - A股IPO过会率升至95.08%,较去年同期的85.37%上升近10个百分点,上会企业61家,过会58家 [2][4] - 审核速度加快,GPU龙头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用时88天,创2025年以来半导体领域审核最快纪录,优讯股份完成两轮问询仅用75天 [4] -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路径畅通,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实现上市突破 [4] 监管政策与导向 - 监管层严把入口关,年内已有16家首发企业被抽中接受现场检查,抽查比例为在审企业的20% [2][7] - 现场检查聚焦财务真实性、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7] - IPO筛选标准从泛科技转向硬科技的精准识别,优先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5] - 财务标准从盈利导向转向现金流及技术估值,重点关注有长期盈利潜力的未盈利企业 [5] A+H股市场联动 - 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 [9]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企业实际融资额居前,合计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五成以上 [9] - 企业赴港上市有助于构建双融资平台,整合全球资源,加速国际化进程 [10] -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有望长期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的地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