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表现与市场热度 - 公司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670 HK,开盘报142.8港元/股,较95.6港元的发行价跳涨49.37%,市值瞬间冲破98亿港元 [1] - 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657.2倍超额认购,创下2025年港股新股认购倍数新高,吸引26.3万名散户参与,冻结资金超1891亿港元 [1][4]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触及148港元,市值一度突破102亿港元,成为首家通过港股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激活了该上市渠道 [1][4][5] 市场地位与行业龙头逻辑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公司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份额为6.3%,排名第一;在酒店场景市场份额达13.9%,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 [7] - 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服务机器人大规模商用且在酒店场景占据绝对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其稀缺性获得市场认可 [5][7]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亿元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8%,预计2029年将达到135亿元,是千亿级赛道 [27] 核心业务与运营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机器人已进入全球超3.4万家酒店,覆盖中国331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高达99%,服务几乎所有头部酒店集团 [8] - 2024年全年,公司机器人智能体完成超过5亿次服务,总行走里程达203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07圈;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超3.6万台 [11] - 公司与美团外卖合作,打通“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闭环,该服务已覆盖超1万家酒店,每天完成数万单配送 [9] 产品技术迭代与研发实力 - 公司产品从早期“润”系列配送机器人,迭代至中期“格格”系列(增加语音交互),再到2023年革命性产品“UP复合多态机器人”,可实现使用工具和多机协同 [12] - 2024年研发投入达5740万元,占当年总收入23.4%;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98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5项 [17] - 核心技术包括全球首创的“服务智能体全自主闭环学习系统”,以及“1+N+AIoT”模块化架构,可实现机器人自主学习和秒级功能切换 [18][19] 财务表现与盈利路径 - 营收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4%;2025年前5个月营收0.88亿元,同比增长18.9% [19]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至2024年的43.5%,三年增长19.2个百分点;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3.65亿元收窄至2024年1.85亿元 [21][22]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当前酒店业务保持15%增速,医疗、工厂等新场景收入增速超100%,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20][22] 新增长曲线与海外拓展 - 非酒店场景拓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新增合约163份,同比增长79.1%;合约金额达5110万元,同比激增1444.7% [16]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累计服务医院150余家,包括北京协和、上海瑞金等顶级医疗机构,机器人用于药品配送、样本转运等 [15]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提升至2025年5月的15%,覆盖中东、美洲、日韩等地,目标未来3年海外收入占比突破30% [16] 资本支持与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以来完成11轮融资,累计募资超12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携程、联想创投、启明创投、科大讯飞等明星机构 [25][26] - 融资历程从2015年种子轮(联想创投)到2021年D轮(腾讯领投,投后估值40.8亿元),再到2024年Pre-IPO轮,资本一路护航 [26]
5657倍超额认购!上市大涨49%!网友:帮我酒店送外卖的机器人上市了!
机器人大讲堂·2025-10-16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