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营业收入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 [1][3] - 行业盈利能力普遍承压,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不同类型银行分化加剧 [1] - 公司资产质量压力边际增大,零售领域风险上升,区域经营分化明显 [1][9][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总资产7.7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9% [3] - 实现营业收入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 [3] - 归母净利润213.80亿元,同比下降4.87%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90.43亿元,连续两期为负值 [4] 收入结构分析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为非利息净收入,达231.81亿元,同比增长25% [5][6] - 利息净收入为492.03亿元,同比微增1.28%,占总收入比重为67.97% [5][6] - 非利息收入中,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增长51.64%,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增长0.41% [6][7] - 非利息收入增长主要依赖债券交易等市场机会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间业务贡献薄弱 [7][8]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总额660.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2亿元,不良贷款率1.48%,上升0.01个百分点 [9] - 关注类贷款总额1218.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0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2.72% [9] - 公司类不良贷款总额331.2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6.65亿元,不良率下降至1.21% [9] - 房地产不良率显著改善,从上年末的5.01%下降至3.48% [9] - 零售端风险压力增大,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从3.28%上升至3.68% [9][10] 区域经营表现 - 业务区域分化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利润总额50.61亿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利润总额30.79亿元 [12][13] - 环渤海地区出现经营亏损,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的41.23亿元转为-20.34亿元,营收下降至65.51亿元 [12][13] - 总部资产总额为33064.90亿元,利润总额为89.31亿元 [13] 行业环境挑战 - 银行业基本面承压,面临市场利率下行、LPR下调与存量房贷重定价的双重压制 [1]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缓负债成本改善,形成“资产收益降幅大于负债成本降幅”的剪刀差 [1] - 部分行业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有效信贷需求修复缓慢,制约银行资产扩张 [15]
民生银行资产质量承压 区域经营分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