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一百年老字号,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2025-10-16 21:37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1921年在浙江嘉兴诞生,以粽子产品闻名 [1] - 公司是“中华老字号”,并主导起草了《粽子》国际标准,曾是行业标杆和“国民粽子”的代名词 [2] 产品质量问题 - 近年来公司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包括在芋泥粽中吃出超大虫子 [7][9]、在豆沙粽中吃出不明异物 [10][12]、在产品中发现不明胶片 [13] - 问题暴露了生产环节的管控漏洞,且公司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多为常规性道歉和退款,缺乏根本性问题说明和改进措施公开 [16] - 2025年5月,公司作为受委托方卷入来伊份“蜜枣粽创可贴”事件,虽发布情况说明但未公布后续排查结果和改进承诺 [17][19][20][22][2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2年8月以“粽子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上市首日收盘价49.42元/股,总市值约49.79亿元 [25][26]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跌至17.38元/股,总市值降至34.26亿元,较首日峰值缩水近三成 [2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波动,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 [28]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微增0.66%至15.9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70%至1.95亿元 [29] 业务结构依赖与多元化挑战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粽子系列,2022年至2024年该系列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9.40亿元、15.79亿元,占比常年超过70% [31][32] - 粽子产品销售具有强时令性,2024年15.79亿元的粽子营收中,有13.25亿元来自上半年 [33] - 2024年粽子系列营收同比下滑18.64%,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从13.25亿元微涨至13.31亿元,增长乏力 [34] - 公司自2019年推行“糯+”战略以突破单一品类依赖,但非粽业务发展不佳,2024年除月饼系列增长3.46%外,其他系列如蛋制品、糕点等均出现下滑 [31] 市场竞争与海外拓展 - 粽子赛道竞争加剧,面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以及元祖、仟吉等烘焙品牌的挑战 [35] - 公司将“出海”列为重点,2024年在新加坡、法国、日本设立公司,2025年上半年开拓韩国、阿联酋等市场 [36][37] -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极低,2024年境外收入为1547.05万元,占总营收0.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2.06%至627.12万元,占比降至0.4% [40]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1.82%,低于公司整体40.74%的水平,且2025年8月有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被退回或销毁 [41][42] - 2025年9月,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