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事件概述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汽车,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报告的不实指控[3] - 蔚来方面回应称案件并非新发生事件,亦非针对公司近期经营状况[3] - 2025年10月初,法院因相关集体诉讼尚未结案,裁定GIC发起的诉讼暂缓审理[5] 市场反应与历史持仓 - 消息引发股价剧烈波动,2025年10月16日蔚来港股股价一度大跌超过13%,收盘跌幅收窄至8.99%[3] - 同日蔚来美股盘前跌超6%[3] - 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约5445万股蔚来ADS,买入时股价在13美元至21美元间震荡,并曾冲高至66.99美元历史高位[3] 公司对做空指控的应对 - 2022年6月蔚来发布公告回应灰熊做空报告,称其缺乏依据并包含大量错误[4] - 2022年8月公司完成独立内部审查,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国际律所和法证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下进行,未发现不当之处[3][4] - 美国证券交易所SEC曾就做空报告问询,蔚来回复后SEC未再采取相关行动[4] 机构观点与法律进展 - 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发布报告不支持灰熊结论,指出其误解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模式[4] - 2022年8月至9月两名原告向美国法院对蔚来及高管提起两宗诉讼,截至2024年报披露日,法院对蔚来驳回起诉动议的决定尚处待决状态[4] 诉讼核心争议与影响 - GIC指控蔚来通过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6] - 接近蔚来的知情人士表示公司三地上市,会计处理和披露均经过相应监管审核,BaaS模式披露完善[6] - 市场观点认为GIC的法律行为兼具财务诉求和风险管理策略目的,旨在对冲潜在投资损失[6] - 诉讼使蔚来创新的BaaS模式再度面临考验,为公司尚未明朗的前景蒙上阴影[6][7]
遭新加坡主权基金起诉,蔚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