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指控以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为代表的眼科企业,通过向关联或合作的慈善基金会进行大额捐赠,构建“左手捐钱、右手收钱”的资金循环模式,善款最终回流至其子公司用于支付患者手术费用 [7][8] - 在此模式下,公司通过为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利用白内障手术纳入医保的政策,赚取医保基金报销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价,将慈善捐赠转化为经营收益,涉嫌套利 [9][28][29] - 该运作模式可能违反《慈善法》中关于不得指定捐赠人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的规定,并存在侵蚀医保基金的风险,行业内已有类似违规套取医保基金的案例 [10][31][32] 爱尔眼科的运作模式 - 2022年至2024年,爱尔眼科对外捐赠金额分别为1.88亿元、3.87亿元和2.17亿元,并承诺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用于公益事业 [5][6] -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作为爱尔眼科关联的非公募基金会,其收入主要来自爱尔眼科关联公司,例如2024年捐赠收入达2.52亿元,其中山南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单独贡献4600万元 [12] -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的善款主要通过“爱眼光明行”等项目,经由H基金会、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等渠道,最终支付给爱尔眼科遍布全国的多家子公司作为手术经费资助 [13][14][16][17] - 早在2022年,爱尔眼科就曾被曝光利用关联基金会将善款指定回流至自家医院,且类似操作在被曝光后仍持续进行 [11][12] 华厦眼科的运作模式 - 2022年至2024年,华厦眼科捐赠金额分别为6649.95万元、1.13亿元和7550.5万元 [5] - 华厦眼科通过子公司及合作基金会(如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向厦门观音寺慈善基金会捐款,2019年至2024年捐款总额超过1.3亿元,这些资金名义上用于眼病患者救助 [19][20] - 厦门观音寺慈善基金会历年将大额资金定向支付给华厦眼科各地子公司,例如2023年向福州眼科医院等支付1300万元,2024年支付578万元 [21][22] - 华厦眼科的慈善资金链条还涉及H基金会、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等多个机构,资金最终均流向华厦眼科关联方 [24][26] 慈善套利机制分析 - 据爱尔眼科前员工透露,每例白内障手术医保基金报销约1300余元,但手术成本远低于此,公司可赚取差价 [28] - 在“免费”手术基础上,医院会向患者推荐价格更高的非球面晶体等自费项目,实现“低转高”的利益转化,提升单客收入 [28] - 捐赠资金越多,免费手术量越大,公司通过医保报销获得的套利收益就越高,形成“慈善-手术-医保套利”的循环 [9][29] 行业监管与处罚案例 - 律师指出,若眼科医院通过捐赠资金回流至自家医院并利用医保报销获利的行为属实,将违反《慈善法》相关规定 [10] - 行业内存类似违规案例,如2024年报道的某民营医院借“复明工程”名义,在2017至2022年间共计骗取医保基金超3000余万元 [31] - 爱尔眼科与华厦眼科旗下多家医院曾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处罚,例如浙江象山爱尔眼科医院因串换项目收费被罚13.15万元,佛山华厦眼科医院因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被罚3.96万元 [33][34]
捐资200亿背后,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的“慈善资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