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上课程: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在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生物世界·2025-10-17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调节性T细胞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其关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对理解自身免疫病和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4] - 传统动物模型因物种差异难以真实模拟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制研究缺乏生理相关性、靶点验证临床转化困难等问题,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支撑[4] -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能在临床前阶段评估候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降低后续开发风险,并为新型细胞疗法与双特异性抗体等评估提供可靠平台[5] 线上课程内容 - 课程主题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在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将于10月21日晚7点举行,由赛业生物肿瘤药效研究高级科学家于婧博士主讲[5][7] - 课程将深入解读诺奖级发现如何转化为治疗新策略以及相关研究前沿动态[7] - 课程将梳理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演进路径及PBMC、HSC等不同构建策略的特点与适用场景[7] - 课程侧重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优化策略与应用案例[7] 免疫系统人源化模型应用案例 - 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huHSC-C-NKG-ProF助力CAR-T攻克实体瘤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 Metabolism》(IF=30.9),研究揭示了Foxp3通过非转录依赖的线粒体动态调控机制重塑CAR-T细胞代谢表型[12] - 同一模型助力肝癌免疫逃逸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Gut》(IF=25.8),研究揭示了ETV5在调节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12] 免疫系统人源化模型技术特点 - 公司在C-NKG小鼠上分别移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以构建免疫系统重建小鼠,并对huHSC-C-NKG小鼠进行了迭代升级,采用新生鼠工艺,能够发育出多种人类免疫细胞[13] - 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huHSC-C-NKG-ProF可重建淋巴系的T、B、NK细胞以及髓系的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14] 免疫系统人源化模型产品线 - 公司提供多种免疫系统人源化模型,例如huHSC-C-NKG-ProF可实现全免疫系统重建,8周人源化比例达40-60%[16] - huHSC-C-NKG模型支持人源淋系细胞和人源髓系细胞分化,人源细胞长效存在超过1年,寿命长,通常不存在GvHD,实验窗口期长[16] - huPBMC-C-NKG模型重建以淋巴T细胞为主,重建速度快,实验窗口期长,但存在GvH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