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不了Labubu的盲盒,堆满好特卖
首席商业评论·2025-10-17 12:31

好特卖折扣盲盒市场现象 - 好特卖成为年轻人购买折扣盲盒的重要渠道,盲盒价格多为“骨折价”,例如59元盲盒售价26元,35元盲盒售价18.9元 [5][7] - 折扣盲盒多为过时、人气低迷或不知名的IP,甚至存在瑕疵,消费者体验被调侃为“捡垃圾” [7][8] - 好特卖全国有940家门店,但盲盒供应不稳定,不同门店IP种类差异大,消费者需提前线上交流确认 [10] - 好特卖盲盒IP种类超过35款,包含泡泡玛特PUCKY精灵、长城守卫军等,优惠力度在50%至70%之间 [10] - 折扣盲盒的出现反映了盲盒经济过热导致的产能过剩,是行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5] 盲盒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挑战 - 泡泡玛特通过成功打造自有爆款IP矩阵,摆脱了对单一IP的依赖,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 [15] -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达到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营收增长204.4%至138.76276亿元人民币,期内溢利增长385.6%至46.81713亿元人民币 [15][17] - 泡泡玛特四大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在上半年营收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THE MONSTERS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 [18] - 未能成功打造爆款IP的企业,其产品只能进入好特卖等清货渠道,导致毛利率大打折扣,陷入中底部市场的激烈竞争 [15] - 行业通行的方法论包括从外部艺术家工作室寻找IP和内部团队孵化设计,并通过社交媒体试水、小批量生产再全面营销的方式推广新IP [18][19] - 即便成功如泡泡玛特,其IP也存在生命周期,例如小甜豆IP在2021-2023年贡献5.13亿元收入后,于2024年年报中已不再列示 [19] 好特卖在潮玩生态中的角色与挑战 - 好特卖对盲盒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清库存渠道,但进入该渠道的盲盒过多则意味着企业IP运营的失败 [15][24] - 好特卖正加大盲盒及周边谷子品类的陈列,利用其近千家门店的渠道优势,热门IP谷子最低5元起步,进口日谷价格较市面降幅达40%-50% [24] - 好特卖面临品牌形象挑战,部分消费者对其商品存在“山寨”印象,且其并未完全掌握某些IP的定价权,曾因名侦探柯南盲盒仅优惠0.6元引发消费者吐槽 [13][26] - 好特卖门店数(940家)已超过泡泡玛特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400多家),若能善用渠道,有望成为盲盒的平价集散地 [26][27] - 在好特卖消费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为开盲盒的瞬间情绪买单,而非投资升值,这形成了一种更纯粹的潮玩文化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