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生态与展会盛况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吸引超过600家企业参展,设置四大核心展区和三大特色展区[7] - 新凯来、北方华创、华润微电子、汇川技术等龙头企业沿主线展出最新技术和产品[7] - 新凯来展台关注度极高,展出覆盖芯片制造全流程的16座“名山”设备[3][7] 新凯来技术突破 -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发布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全球同类型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110GHz产品[7] - 该产品打破《瓦森纳协定》管制,核心技术指标采集带宽达90GHz,满足3~5nm更高制程芯片高速接口测试需求[3][7][8] - 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企业从“被动替代”转向“自主创新”,产品性能可与国外厂商媲美甚至更优[3] 汇川技术软件与硬件进展 - 汇川技术发布iFA Evolution全场景智能化电气设计软件平台,创新解决IT与OT层数据流转问题[8] - 该软件平台使机械设计成本和时间节约50%,电气调试时间节约60%[8] - 公司为半导体行业精密动态控制提供核心零部件,正与客户共同攻克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难题[8] 华润微电子产能与战略 - 华润微电子重庆12吋晶圆制造生产线聚焦MOSFET、IGBT高端功率产品,产能实现满产[9] - 深圳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聚焦40-90纳米特色模拟功率集成电路和MCU产品,2024年底实现通线运营并进入产能爬坡期[9] - 公司强调差异化竞争,主张以应用需求为起点自主规划芯片设计架构,摆脱对海外架构的路径依赖[9] 资本支持与基金布局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金一期正式揭牌,首期规模50亿元,存续期10年,主要投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11] - 基金投资方向包括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芯片设计、以及先进封装三大领域[11] - 2024年“大基金三期”以3440亿元注册资本登场,规模远超前期总和,并已实质性落地,如以不超过4.5亿元认购拓荆键科12.7137%股权[13] 产业链整体进展与挑战 - 芯片制造中段工艺设备方面,本土企业在刻蚀、薄膜沉积等环节具备较强实力并进入国际主流供应链[14] - 材料领域进展明显,12英寸大硅片可稳定量产用于成熟制程,8英寸及以下硅片基本实现自给[14] - 先进光刻机、光刻胶、高端湿化学品等核心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尚未取得重大突破[14] - 化合物半导体相关的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光电芯片发展迅速,可能不依赖于先进制程[14]
新凯来等多家龙头携半导体新品炸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7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