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印花税收入达3142亿元,同比增长34.5%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为1448亿元,同比增长103.4% [1] - 2025年9月单月证券交易印花税为261亿元,环比8月增长3.98%,同比2024年9月大幅增长342.37% [1][2] 融资融券账户增长态势 - 2025年9月A股新开融资融券账户20.54万户,创年度新高,环比增长12.24%,同比大幅增长288% [2][4] - 截至9月末,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突破1529万户 [2][4] - 新开两融账户数从1月的7.41万户逐步攀升至9月的20.54万户,投资者参与热情持续升温 [2][5] - 截至9月30日,A股两融个人投资者达769.76万名,机构投资者达5.01万户 [2][6] 投资者活跃度与杠杆水平 - 截至10月16日,参与两融交易的活跃投资者占比为5.64%,远低于十年前14.09%的历史峰值 [3][7] - 截至10月16日,有负债的投资者占比为23.53%,同样低于十年前36.57%的高点,差距超过13个百分点 [3][9] - 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为2.54%,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为11.07%,均低于历史中枢水平,杠杆水平整体稳健 [3][11] 两融业务规模扩张 - 三季度末A股融资余额从二季度末的1.84万亿元飙升至2.38万亿元,单季度大幅增长29.34% [3][13] - 不同规模券商的两融业务增幅普遍集中在20%-35%区间,部分区域中型券商融资余额增幅达三四成 [13] - 多家券商年内上调业务规模上限,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14][15] 券商风险管控措施 - 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但在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0% [19] - 国金证券自8月27日起,也将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00% [19] - 上调保证金比例被视作在市场融资需求旺盛背景下,券商为把控业务风险、缓解流动性压力所采取的措施 [19]
9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