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原因分析 - 市场调整主要因贸易博弈升温导致风险偏好下降 叠加前期连续上涨后部分资金选择高位获利了结 [3] - 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积累大量获利盘 面临估值回归压力 [3] - 外部因素包括美国区域银行危机加剧市场避险情绪 以及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波动 [3] - 当前处于三季报业绩验证窗口 资金在业绩明朗前普遍保持谨慎 [3] - 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创下半年新高 显示居民风险偏好下降 [3] 短期市场展望 - 基金公司普遍认为市场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但下行空间有限 [5] - 当前中美博弈与4月份快速升级情形不同 过去几个月已进行多轮会谈并在部分领域形成共识 预计为短期升级阶段 通过几周谈判后可能逐渐降温 [5] - 短期内市场走势决定性因素是关税谈判进展 重要时间节点主要集中在11月 市场短期或难以笃定计价后期"尾部风险" [5] - 前期成交额和情绪放大后市场对事件冲击较为敏感 加大的波动率有望在短期内带来更好的再配置机会 [5] - 短期市场或呈现震荡态势 在3800~4000点之间资金博弈较为激烈 [6] 中长期市场趋势 - 中长期看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 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 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6] - 未来基本面改善 盈利预期上修叠加估值修复 驱动A股延续震荡向上趋势 [6] - 长期牛市的基本面逻辑未变 稳增长与改革政策仍然对市场形成较强支撑 [6]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把握市场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宽流动性、盈利预期好转及资产重估背景下 四季度股市仍值得期待 [8] - 配置上可考虑均衡 关注三季报表现较好的标的 [8] - 重点赛道包括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 AI产业链在调整中展现韧性 长期趋势明确 [8] - 建议增加对中美两国自主可控题材的关注 如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AI基建、商业航天与6G基建、工控/办公/AI软件等 [9] - 银行等红利股板块在连续两个月调整后股息率配置价值回升 可关注其在股指震荡期及地缘风险抬升后的防御性 [9] - 科技主线逻辑依旧清晰 但需注意本轮上涨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国内宏观预期未发生显著变化 [9] - 近期建议关注红利与业绩稳定板块的防御机会 并对AI、创新药等高景气新兴方向保持中长线跟踪 [9]
基金火线解读
中国基金报·2025-10-1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