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表现 - 中证全指整体下跌2.55%,市场星级回到4.3星,相当于9月初的位置 [1][2]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其中小盘股跌幅更大,价值与红利风格相对坚挺,波动较小 [3][4] - 成长风格板块如创业板和科创板跌幅显著,均超过3%,创业板自国庆节后高估回调12%,科创板回调14% [5][6] 风格轮动与历史波动 - 今年2-3季度,小盘股和成长股涨幅较大,比大盘股和价值股多涨30-40%不等 [7] - 在波动市中,小盘股和成长股的波动性也更大,呈现盈亏同源特征 [8][9] - 从去年5.9星低点以来,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上涨超过50%,但期间A股经历了3次10%以上级别的回调以及数次5-10%级别的回调 [14][15] - 当前A股中证全指从高点回调约6%,幅度与9月初类似,但小于今年1月和4月的波动 [16]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当日波动与A股相似,红利风格波动小,科技等成长风格波动大 [10][11] - 港股前期上涨幅度超过A股,估值已率先回到3点几星,当前回调后处于3.8-3.9星位置 [12][13] - 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4.07,市净率为1.40,股息率达3.05% [46] - H股指数市盈率为14.49,市净率为1.36,股息率为2.77% [46]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解析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百分位处于近10年约30%的低位,但市净率百分位在近10年约60%的位置 [22]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百分位更低,约10%,但市净率百分位约50%,两者均处于正常估值区间 [23][24][26] -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2024-2025年上半年港股科技股盈利同比增长超过100%,导致市盈率公式(市值/盈利)中的分母大幅增加,市盈率数值及百分位快速下降 [30][31][32] - 同期公司收入和净资产亦有增长,但增速不及盈利,推动市销率、市净率回到正常区间 [33][34] 港股科技盈利增长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 - 近期盈利高速增长主要源于互联网公司通过裁员降薪降低成本,以及部分公司出售投资获得一次性收益 [37][38] - 公司实际业务盈利增速确实进入比前几年更好的景气周期,支撑指数从底部翻倍,但难以长期持续翻倍增长 [39][40][41] - 2024年第二季度港股科技股的盈利增长速度已开始放缓 [42] 主要指数估值数据摘要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3.76,市净率为3.06,股息率为0.87% [46]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为43.96,市净率为3.64,股息率为0.61% [46] - 沪港深红利低波指数盈利收益率为10.11%,市盈率为9.89 [53] - 创业板指数市盈率为40.88,市净率为5.30 [53] - 科创50指数市盈率为111.46,市净率为6.75 [53]
[10月17日]指数估值数据(大跌,回到4.3星;波动还能涨回来吗;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2025-10-17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