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减肥总难见效!《自然》子刊揭示:肥胖会损害线粒体,脂肪堆积速度加快
GLP1减重宝典·2025-10-17 23:51
肥胖问题的严重性与机制研究 - 全球肥胖人数与1975年相比已翻了两番,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迅速攀升[6] - 肥胖难以逆转的关键原因在于脂肪组织的代谢功能受损,特别是线粒体出现障碍导致多余能量无法通过ATP代谢和产热消耗掉[7] - 白色脂肪组织在长期扩大过程中会经历炎症反应、激素反应迟钝等代谢变化,线粒体损伤导致能量消耗下降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8] 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 高脂饮食持续摄入导致线粒体出现"碎裂"现象,产生大量无效的小体积线粒体,这些"迷你"线粒体几乎无法燃烧脂肪产生热量[8] - 线粒体碎片化现象由单一基因RalA驱动,肥胖时RalA基因长期过度激活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和碎片化[8][10] - RalA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可被胰岛素激活促进葡萄糖吸收,并能协助分解受损线粒体保持健康代谢状态[10] 潜在治疗靶点与干预效果 - RalA基因敲除小鼠实验显示,与普通高脂饮食小鼠相比,基因敲除小鼠体内脂肪含量明显更低,体重较轻,白色脂肪细胞体积普遍偏小[12] - RalA基因敲除不仅改善脂肪组织,还能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脂肪肝,主要得益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增强[12] - 通过调控RalA基因有望开发全新肥胖靶向疗法,提升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囤积,恢复线粒体代谢功能[12] 减重手术与药物研究进展 - 《柳叶刀》子刊研究揭示减重手术中68%患者手术后体重减半,某一术式效果领先[18] - 《柳叶刀》发布权威方法分析对比七大减肥药的效果强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