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坪山区作为深圳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布局区,正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核心引擎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核心承载区 [1][3][9] 产业发展格局 - 全区已集聚超200家产业链优质企业,涵盖装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各环节 [1] - 形成“两大制造基地引领,五个细分赛道并进,四大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一套专项政策护航”的产业发展格局 [1] - 产业集群产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芯片制造产值突破百亿 [1] 硅基制造与产业链配套 - 坪山区芯片制造产值占深圳市60%以上份额 [3] - 中芯国际在坪山拥有2条生产线,8英寸厂覆盖0.35微米至0.15微米,12英寸厂主打中端成熟工艺 [3] - 鹏新旭重大项目聚焦40nm/28nm成熟逻辑工艺产能建设 [3] - 富满微电子封装项目年封装产能超8000kk,形成晶圆制造+芯片封装的产业链配套 [3] 细分赛道与产业生态 - 发挥芯片制造工厂集聚优势,利用比亚迪、荣耀等终端应用场景 [5] - 初步形成五大特色赛道:集成电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集成电路设计、功率器件、光电器件、存储器件 [5] - 引进并培育多家具有强产业关联度的芯片设计企业,促成产业链协作 [5] 公共服务平台与创新支持 - 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致力培养高端人才 [7] - 深圳技术大学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2025年投入使用,研发节点可达8nm,小批量代工支持0.35μm [7] - 清华大学超滑技术研究所微纳工艺加工平台拥有200余台套设备,具备6英寸超滑MEMS/NEMS芯片研发能力,部分设备支持8英寸基片加工,累计服务客户百余家,流片超600次 [7] - 米格实验室设立晶圆检测公共服务实验室,按照“1+15+30”体系建设集中式、分布式和开放式共享实验室 [8] 未来规划 - 强化硅基制造、光载信息、集成电路扩展工艺三大支撑,全力构建年产能超500万片的“湾区芯城” [9]
坪山:打造“湾区芯城”新引擎,铸就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