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最新研究登上Cell头条:从多组学视角揭示不同器官系统的衰老差异
生物世界·2025-10-18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篇发表于Cell子刊《Cell Genomics》的研究论文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系统揭示了多器官系统异质性衰老的分子基础,为开发针对衰老本身而非单一年龄相关疾病的精准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工具[2][4][6][7][9] 研究背景与意义 - 衰老是导致大多数慢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决定因素,传统医疗干预集中于特定年龄相关疾病,而针对衰老本身进行干预可能带来远超传统方法的健康效益[6] - 表观遗传时钟是重要的衰老生物标志物,但个体内部不同器官衰老速度差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6] - 阐明器官特异性衰老的分子机制将推动年龄相关疾病管理从“分而治之”向“合而防之”的范式转变[7]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研究整合了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数据,采用post-GWAS方法[7] - 系统探究了9种器官特异性衰老时钟量化的生物学年龄差以及4种基于血液的表观遗传时钟评估的表观遗传年龄加速[7] - 研究目标包括阐明器官特异性衰老与表观遗传衰老的遗传关联、确定相关药物靶点、揭示下游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效应、绘制异质性衰老的相互作用网络[7] 核心发现与应用 - 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R/Shiny的公开框架,提供了异质性衰老的全面多组学分子图谱[9] - 研究推进了对衰老异质性的理解,为延缓器官特异性衰老及预防相关慢性病的精准医疗策略提供了信息[9] - 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旨在延长健康寿命的创新治疗策略的开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