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科研团队提出“不倒翁”飞行器,让毫克级机器人“撞不倒、风不扰”!
机器人大讲堂·2025-10-18 16:27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依赖外部系统 ——光学定位、线缆供电、计算机反馈控制。然而,这些"辅助"一旦拆除, 微型飞行器往往无法维持两秒以上的稳定飞行。哈佛大学的RoboBee、MIT的DEA仿蜂飞行器都是代表性成 果,但它们仍未能摆脱对外部视觉与电源的依赖。 在昆虫尺度下,控制器的重量、功耗和响应延迟成为无法跨越的门槛。 要让这类飞行器真正 "独立飞行",唯 一的出路,或许是不依靠算法和传感器,而是让结构自己去"找平衡"。 ▍ 提出 Tumbler FWMAV, 让飞行器像不倒翁一样 "自己站稳" 基于这一思路, 来自 国防科技大学的吴学忠、肖定邦团队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飞行机制 ——"不倒翁式"扑翼 微型飞行器(Tumbler FWMAV)。 在微型仿生飞行器( FWMAV)领域,科学家一直尝试让机器人像昆虫一样,在毫克级体量下实现精准悬停 与灵活机动。但问题在于: 尺寸越小,空气扰动越强,控制越困难。任何轻微的气流波动,都可能让飞行器 失去平衡、坠落或翻滚。 该研究的突破点在于颠覆了微型飞行器依靠外部控制的传统路径。团队 提出的 "不倒翁式自稳结构 ( Tumbler-typepassivestabilizat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