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大消息!变得越来越“好用”,CIPS作用日益凸显!
证券时报·2025-10-19 12:21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已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3]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5年9月末接入1700余家境内外参与者,业务触达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 [1][3] - 2024年CIPS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40.3% [1][3] 多元化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 中国银联网络境内外成员机构超2600家,受理网络延伸至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三大国际银行卡品牌之一 [3] - 数字人民币新型跨境支付平台推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等合作 [3]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于2025年6月实现直接连接(跨境支付通),支持两地居民企业在线实时办理跨境汇款 [4]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成果 - 推动二维码支付跨境互联,清算机构与马来西亚等9国实现互联互通,支付机构支持居民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支付 [4] -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提升,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活跃用户超1000万人,交易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49% [4]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进展 - 近期与多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包括冰岛(规模35亿人民币/700亿冰岛克朗)、欧洲央行(3500亿人民币/450亿欧元)、瑞士(1500亿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匈牙利(400亿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和新西兰(250亿元人民币) [7] - 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 [7] 人民币国际化地位 - 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1][10]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6.4万亿元,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28% [10] 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 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10] - 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达1.6万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及熊猫债存量规模约2万亿元 [10] - 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