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理财收益优势减弱 外贸企业结汇升温
经济观察报·2025-10-19 15:30

外贸企业结汇意愿转变 - 9月下旬起外贸企业陆续加大结汇力度,原因包括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4%,美元理财收益优势减弱,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突破7.15-7.30盘整区间,企业预期人民币补涨而提前锁定较高结汇价格[3] - 企业结汇意愿出现180度转变,从追捧美元理财转为将大量外贸美元货款结汇回流境内[5][6] - 一家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企业迅速决定将30%的美元货款结汇,因金融机构建议尽早结汇可提前锁定较高价格[4] 理财收益利差影响 - 美联储在前8个月迟迟不降息,导致美元货币基金与美债投资收益率保持在4.5%以上,较境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与国债投资高出逾2.7个百分点,吸引外贸企业追捧美元理财[11] - 上半年美元货币基金给企业带来的年化收益约4.6%,比同期境内人民币存款利率高出逾2.8个百分点,而企业出口业务净利润率仅3%到4%[11] - 部分企业参与利差套利,以3%到3.2%的年化贷款利率从境内银行获取经营性贷款,同时将美元货款投资美元货币基金与美债获取逾4.5%年化回报,轻松获得至少1.3个百分点无风险利差收入[12] 汇率预期与风险管理策略调整 - 福建一家大豆加工企业调整汇率风险管理策略,计划将未来6船大豆进口采购都押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并准备在10月内对出口高蛋白饲料的50%美元货款完成结汇,以避免未来人民币升值造成的结汇金额缩水损失[8] - 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995,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7.1整数关口,促使企业结汇力度水涨船高[15][16] - 有企业因A股红利策略热门股股息率稳定在4%到5%且资金持续涌入,预期其综合回报率不亚于美元货币基金与美国国债,从而将结汇资金投向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13] 远期结汇工具的应用与挑战 - 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外汇期权等远期结汇工具,帮助其提前锁定年底结汇价格,执行价格主要在7.10-7.12之间[17] - 9月企业外汇套保比率约为30%,较2020年的17%显著提升[20] - 小微外贸企业在使用远期结汇工具时面临操作痛点,包括因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导致远期结汇价格大幅贴水而锁汇成本较高,以及需缴纳保证金导致财务负担与资金占用压力增加[18] - 部分银行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提供外汇期权费补助,以帮助企业降低办理远期结汇业务的资金开支[19] 外贸顺差与结汇率数据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金额达到787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095亿美元[9] - 今年前8个月外贸企业的外币净收入额达到254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9] - 今年前8个月外贸企业平均结汇率为53.7%,较去年的全年均值小幅回升约0.5个百分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