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避风港”行情来袭!公募人士:港股或更有分红优势
券商中国·2025-10-19 16:45

市场风格切换 - 四季度市场风格发生明显切换,此前火热的科技板块和固态电池等成长板块集体熄火,取而代之的是红利板块企稳并担纲行情稳定器 [1] - 在由风险偏好驱动的行情中,例如AI科技浪潮,资金更青睐高成长板块,而红利策略节奏较慢,但当前市场资金寻求避风港,使红利资产的防御属性重新获得关注 [2][3] - 截至10月17日,月内沪深指数跌幅分别超过1%和6%,而中证红利指数涨幅约为2.48%,成分股包含银行、保险和资源股的红利指数持续走高 [3] 红利策略配置优势 - 主流红利标的股息率已重回4%以上,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增强 [3] - 银行板块经历前期回调后,自高点最大回撤约15%,近期跌破年线后企稳反弹,估值安全边际较高 [4] - 年底部分绝对收益型资金为布局2026年行情,逐步回补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品种,推动资金向红利资产倾斜,追涨高估值主线的胜率与赔率已明显下降 [4] 港股红利资产吸引力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达到6.02%,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其市净率为0.61倍,市盈率为6.81倍,显示更高性价比 [5] - 以银行和高速公路行业为例,A股银行股息率约5%,港股接近6%,高速公路股息率约4%,港股估值更便宜,具备绝对性价比 [6] - 保险资金与红利板块特性契合,有望成为股市重要增量资金,尤其H股具备折价优势且持有满12个月的股息红利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6] 银行业基本面展望 - 政策呵护下,港股红利的权重板块银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监管更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息差降幅趋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善 [7] - 在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下,银行贷款的尾部极端风险已大幅缓释,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压力,资产质量估值折价有望修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