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增长12%至149亿美元,其中云计算收入增长28%至72亿美元,云应用(SaaS)收入增长11%至38亿美元,但软件收入下降1%至57亿美元 [2] - 公司与三家客户签署了四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剩余履约义务(RPO)预计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2] - 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盘中一度暴涨41%,收盘涨近36%,创历史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增加2440亿美元至9220亿美元 [2] AI行业巨头动态与资本投入 - 英伟达市值约4.4万亿美元,OpenAI估值提升至超过8000亿美元 [3]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入约50亿美元,并计划在OpenAI的合作项目中追加约1000亿美元资金 [3] - 近三个月,二级市场AI半导体与基础设施整体走强 [3] AI行业合作模式与潜在风险 - 美国科技巨头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算力与资本合作关系,例如OpenAI采购AMD芯片并获得入股权利,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数据中心 [8] - 微软是OpenAI主要股东及CoreWeave主要客户,而CoreWeave是英伟达持股公司,微软贡献了英伟达近20%的年化收入 [8] - 部分交易被质疑为“循环融资”或“供应商融资”,即通过投资客户来人为制造需求,推高营收与估值 [9] AI需求真实性与行业验证 - OpenAI首席执行官承认AI许多领域存在泡沫,但强调OpenAI在模型能力、产品矩阵和商业化方面取得了可验证的进展 [6] - 台积电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指引上调至近35%,其董事长称AI客户拉货“全面强劲”,大型语言模型的令牌处理量爆发式上升带动算力需求 [10] - 台积电在产能扩充上保持谨慎,会核对客户订单并查访“客户的客户”以精准推进产能布局 [11] 历史镜鉴与当前AI投资挑战 - 当前AI投资激增与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相呼应,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其更可能不是系统性风险 [12] -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实施AI试点项目的公司中高达95%未取得任何投资回报 [12] - 公司面临两难选择:继续加码AI意味着巨额资本支出与盈利压力;若踩刹车则可能错过需求窗口并引发估值下调 [13]
万亿美元豪赌,Open AI创始人:泡沫化的故事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