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战争撕裂安世,全球车企紧急抢芯
汽车商业评论·2025-10-20 07:06

文章核心观点 - 安世半导体因中美荷地缘政治冲突陷入运营危机,荷兰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冻结公司资产并架空中方管理权,引发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震荡 [5][6][7] - 危机暴露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技术、产能与地缘政治深度绑定下的脆弱性,促使行业更加重视供应链全链条自主可控 [36][40][41] 安世半导体运营危机 - 2025年10月16日,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通知停止支付中国员工薪酬并冻结系统权限,导致中国区业务几近瘫痪 [5][6] - 安世中国10月19日强硬回应,要求员工拒绝执行未经国内公司同意的外部指示,并承诺由国内公司保障员工权益 [5][6] - 安世荷兰总部否认放弃中国市场及停发工资的指控,称相关说法与事实不符且具有误导性 [7] - 此次危机直接影响全球汽车生产,安世半导体在车规功率MOSFET市场份额达14%,是宝马、大众、特斯拉及多数中国主机厂的核心供应商 [8][10] 公司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恩智浦标准器件部门,2017年被中国财团以27.5亿美元收购,后由闻泰科技以超330亿元完成100%股权收购,成为具有中资背景的全球功率半导体巨头 [12][13] - 公司构建"欧洲技术核心+中国产能基地+中国市场腹地"的独特布局,东莞工厂承担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80%产品流向中国市场 [15] - 2022年安世收购荷兰初创公司Nowi后,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追溯审查,尽管最终批准,但为双方埋下信任裂痕 [17]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美国发布50%股权穿透规则,进一步加剧安世半导体的地缘政治风险 [19][20] 法律冲突与政府干预 -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依据《投资、并购安全测试法》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及人员调整,有效期一年 [24] - 10月7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在7天内快速裁决,暂停中方CEO张学政职务,并将几乎全部股份强制托管给第三方,架空中资股东控制权 [24][25] - 10月12日,荷兰政府首次援引1952年《商品可用性法》对安世全球业务实施运营冻结,该法案在欧洲半导体领域无先例 [28] - 中国商务部10月4日及10月9日连续发布出口管制措施,针对特定元器件及稀土物项实施反制 [25][28] 行业影响与供应链应对 - 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导致车规级MOSFET、二极管等标准器件价格飙升至平日2~3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可能引发车企停产 [36][39] - 中国车企已启动紧急备库,本土厂商如士兰微、扬杰科技的车规级订单短期内激增 [37][40] - 行业共识认为,尽管安世芯片技术替代性较强,但新供应商认证和产能提升需数月时间,而现有库存仅能维持几周 [36] - 此次危机加速了行业对全链条自主可控的重视,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白名单2.0版本已收录超2000个国产化案例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