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市场出现黄金(避险)、分红(通缩)与成长(通胀)三类不同属性资产同涨的“反常”现象,传统的通胀/通缩资产定价框架无法完全解释此现象 [2] - 资产轮动背后是多重因素主导,包括全球地缘格局割裂下的央行购金需求、地缘风险、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以及中美周期错位下的过剩流动性追逐稀缺资产 [6][7] - 信用周期框架是理解中国资产轮动规律的有效抓手,通过分析广义财政赤字脉冲和私人部门社融脉冲的组合变化,可以预判不同阶段的资产表现 [16][20] - 展望未来,中国信用周期可能转向“财政强+社融弱”或“财政弱+社融弱”,市场将继续围绕以AI为代表的景气结构布局,宏观增长难有快速起色 [28][36] 资产轮动“反常”现象分析 - 2025年1-3月黄金与成长同涨,4-7月分红与成长同涨,7-9月再次出现黄金与成长同涨,与传统资产定价逻辑相悖 [2] - 黄金价格已“背离”美元和实际利率框架,当金价超过5500美元/盎司时,黄金存量总价值将超过存量美债的38万亿美元 [7] - 中国当前是整体物价下行掩盖下的过剩流动性和局部通胀,资金涌入有回报预期的“稀缺”资产,导致分红和成长同涨 [11] - 美国市场是滞胀担忧下的科技趋势主导,因此出现科技股和黄金同涨的现象 [11] 信用周期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信用周期框架从信用扩张的原因出发,将驱动因素分为三部分:以AI为代表的新产业趋势、政府主导的财政刺激、私人部门传统需求 [17] - 衡量中国信用周期的两个关键指标是:广义财政赤字脉冲(政府信用扩张)和私人部门社融脉冲(私人信用扩张) [20] - 根据财政与私人信用脉冲的不同组合,可将市场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资产表现有稳定规律 [22] - 例如“财政强+社融强”阶段(如2024年8月-2025年9月),股市年化收益中位数达59%,港股为43%,板块排序为消费>成长>周期>金融>分红 [23][24] - “财政弱+社融弱”阶段(如2023年1-9月),债市年化收益中位数达5%,板块排序为分红>周期>金融>消费>成长 [25] 前景展望与配置建议 - 中国信用周期大概率走向震荡或走弱,9月广义财政赤字脉冲从1.59%走弱至1.52%,私人社融脉冲从0.31%下行至0.26% [28] - 若进入“财政弱+社融弱”阶段,债券>商品>股市,黄金或因避险需求跑赢铜,板块排序为分红>周期>金融>消费>成长 [36] - 若进入“财政强+社融弱”阶段,股市表现取决于财政力度,债市受益,板块排序为周期>金融>分红>消费>成长,铜跑赢黄金 [36] - 以AI为首的新经济领域信用扩张将构成当前的景气结构,市场难以大幅切换到泛消费等低位股,将继续围绕景气结构布局 [36]
中金:黄金、分红与成长
 中金点睛·2025-10-20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