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近期美国信贷市场因两家区域性银行披露贷款欺诈事件而再度引发市场担忧,叠加9月两起信贷暴雷事件影响,导致地区性银行股大跌 [1][2] - 分析认为这些事件更像是特定借款人的一次性风险爆发,而非彼此关联的系统性信用危机,且涉事规模相对有限,实际影响可控 [1][2] 事件导火索与市场反应 - 10月16日,标普地区银行精选行业指数暴跌6.3%,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导火索是齐昂银行和西部联盟银行披露其发放的贷款遭遇欺诈 [4][14] - 齐昂银行股价当日暴跌13%,因其加州分部因两笔工商贷款将在第三季度计提5000万美元损失;西部联盟银行股价重挫近11%,其向同一批借款人发放贷款 [14] - 上述事件加剧了9月其他贷款爆雷影响:次级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于9月10日申请破产,导致部分债务几乎全额减记,摩根大通和Fifth Third Bancorp披露了合计数亿美元损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因被发现存在数十亿美元表外债务而申请破产,其债务实际达116亿美元 [4][15] 事件影响评估 - Tricolor破产给摩根大通带来1.7亿美元减值准备(摩根大通总资产约4万亿美元),给Fifth Third Bancorp带来约1.78亿美元损失(其总资产2100亿美元) [17] - First Brands事件对Jefferies影响较小,Morningstar分析师估算其直接损失将轻松控制在1亿美元以下;Jefferies总资本105亿美元,持有115亿美元现金 [18] - 穆迪报告显示First Brands对CLO市场影响较小:其债务在穆迪评级的518个美国BSL CLO中占比仅0.25%,占CLO资产池总额比例中位数仅0.5% [20] - 齐昂银行诉讼追讨贷款资金逾6000万美元,第三季度计提5000万美元拨备损失(总资产889亿美元);西部联盟银行未偿余额9860万美元(总资产867亿美元) [22] 与硅谷银行事件对比 - 规模不同:硅谷银行总资产2118亿美元,引发美国银行业投资证券未实现损失高达6200亿美元(AFS未实现损失2795亿美元);本次事件涉及金额约百亿美元水平 [7][33] - 危机性质不同:硅谷银行是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下的利率风险爆发及流动性危机;本次是信贷资产不良引发的信用危机 [7][34] - 底层资产不同:硅谷银行问题资产是美国国债和MBS,受加息影响市场价格下跌;本次问题资产是商业贷款,面临信用风险 [8][34] - 宏观经济预期不同:硅谷银行事件时美联储处于快速加息周期,彭博对未来1年美国衰退概率预期达65%;当前美联储已步入降息周期,衰退概率预期为33% [8][34] - 市场反应程度不同:本次对美股、美债、信用利差、美元指数调整幅度均小于硅谷银行事件,对综合金融条件冲击也更小 [8][35] 市场反应表现 - 美股地区银行股暴跌后反弹:10月16日标普地区银行指数跌6.3%,标普500指数跌0.6%;10月17日地区银行指数反弹1.7%,标普500指数回升0.5% [23] - 美债收益率下行:10月1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5.4bp至3.97%,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3bp至3.42% [23] - 信用利差走阔:10月16日美国高收益债OAS升至2.92bp,投资级企业债OAS升至0.85bp;10月17日高收益债OAS降至2.93bp,投资级债OAS回落至0.84bp [24] - 美元指数下跌:10月16日美元指数单日回落0.3%至98.3,但17日有所反弹 [24] 行业专家观点 - 多数分析师将违约事件视为个别现象,认为与特定借款人相关,而非系统性风险;但承认这些案例加剧市场不安情绪 [9][41] - 摩根大通CEO戴蒙对信贷市场走势谨慎,预测经济下行可能导致部分领域出现高于正常水平的损失;摩根大通将拨备金提高至34亿美元 [9][41] - 其他银行拨备情况显示信心:摩根大通五大竞争对手拨备总额创两年最低,摩根士丹利未增加任何拨备;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因办公楼贷款损失风险降低而减少拨备 [9][41] 后续关注指标 - 涉事银行股价走势:10月17日已有反弹迹象,反映市场情绪或企稳 [10][45] - 信用利差变化:本次危机本质是信用风险,对信用利差直接冲击最大 [11][45] - 流动性状况:需关注是否恶化为流动性危机,重点跟踪联储缩表数量和价格信号 [11][45] - 美国综合金融条件指数:若因信用利差走阔、银行放贷标准收紧等因素恶化,可能滞后影响未来6-9个月美国经济基本面 [12][45]
六问美国地区性银行“信贷危机”事件——海外周报第110期
一瑜中的·2025-10-20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