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比亚迪吉利……中国车企ESG的优势与突出毛病在哪
虎嗅APP·2025-10-20 22:12

行业ESG信息披露趋势 - 2024年上半年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ESG报告披露率高达87.5%,1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4家发布报告[2] - 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重新审视ESG能力建设,低碳转型被视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大势所趋[2] - 提升碳足迹核算和披露水平正逐步影响车企在全球资本、监管、市场层面的"通关能力"[2] 环境维度表现与评级 - 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在MSCI的评级均为AAA级,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属于佼佼者[5] - 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生产的电动车全生命周期减排二氧化碳超311万吨[5] - 吉利汽车在2024年ESG报告中披露"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基准年下降18%"[6] - 比亚迪于2024年报告中首次披露范围三碳排放量,并设立"在204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目标[5] - 在汽车行业,范围三的碳排放一般占所有碳排放的80%-90%,以通用汽车为例,其2024年销售量为537万辆,范围三碳排放达36065万吨[6] 碳排放数据对比 - 比亚迪2024年销售430万辆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合计1343万吨CO2当量,单车排放3.12吨[8] - 通用汽车2024年销售537万辆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合计36426万吨CO2当量,单车排放67.83吨[8] - 小鹏汽车2024年销售19万辆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合计314万吨CO2当量,单车排放16.53吨[8] - 理想汽车2024年销售50万辆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合计32万吨CO2当量,单车排放0.64吨[8] 新能源车企ESG优势成因 - 新能源车企核心产品天然贴合"气候议题",评级机构对这类企业通常更友好[9] - 新势力为吸引国际资金,会主动提升治理透明度并把ESG KPI嵌入管理层考核[9] - 新能源车企在供应链上更早布局电池回收、可再生能源采购,从而形成可核验的数据链[9] - 传统大厂面临历史产能与合资架构导致治理链条更长,供应链与上游原材料链条更复杂等现实问题[9] 供应链治理与OPM战略 - 过去五年五大新能源车上市公司与五大燃油车上市公司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合计达31214.56亿元[12] - 上汽集团2024年占用供应商资金2529.24亿元,节省利息支出85.16亿元,占其税后利润的比例高达145.99%[15] - 对比国外德系车企同期40天左右的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国内车企在供应链治理上还有较大优化空间[16] - 整车企业过度采用OPM战略可能迫使供应商削减研发、工艺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投入,将成本压力向利益相关者传导[16] 社会维度与未来建议 - 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正义转型,妥善处理员工再就业问题[17] - 对于出海企业,不同国家对"劳工权益"的定义不同,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风险[17] - 车企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安全,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避免质量安全风险的发生[19] - 未来竞争需要将环境议题、社会议题明确融入经营战略和商业模式选择中[19]